发布时间:2007-10-08 16:20 原文链接: 《先进材料》:导电聚苯胺空心微球研究

近日,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可控制备多功能化的导电聚苯胺空心微球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先进材料》(Adv. Mater. 2007, 19, 2092-2096)杂志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刊登。
 
微/纳米结构的导电聚苯胺在分子导线、传感器、人工肌肉、微波吸收、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尺寸、形貌以及性能可控的导电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制备是实现它们在技术上应用的关键。研究人员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模板”法制备微/纳米结构导电聚合物的基础上,在没有添加任何有机或无机酸掺杂剂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氧化剂的氧化还原电位,成功地实现了导电聚苯胺纳米纤维尺寸的可控制备,并总结出定性的经验公式,为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自组装和可控的制备开辟了一条简单、易行的方法(Adv. Mater. 2007, 19, 465)。随后,他们选择有机氟磺酸为掺杂剂,用无模板法制备了聚有仿红毛丹结构的空心聚苯胺微球,并提出了分别以氟磺酸的球形胶束和苯胺盐的胶束为模板的协同效应的自组装机理。该导电聚苯胺空心微球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不仅提高了导电聚苯胺的导电率的稳定性,而且还能保护腔体中的生物材料等不被污染和破坏。该具有超疏水的聚苯胺空心微球在生物、药物等的无能量损失传输、微反应器、可控分离和释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成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相关文章

纳米结构扭曲程度首次实现控制

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显示,由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的微米大小的“蝴蝶结领结”,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扭曲形状,并能被精确控制。这一进展为轻松生产与扭曲光相互作用的材料开辟了道路,为机器视觉和药物生产......

中国专家研发仿生纳米递氧系统或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记者15日获悉,中国专家携手研制了一种仿生纳米递氧系统(MFP),可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有望延长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窗。复旦大学药学院沙先谊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主任团队和复旦......

中科院院士行定州院士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引进更多京津高端人才服务河北,加深京冀科技合作,2月24日,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和定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定州市科学技术局共......

Nature突发消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与中科院终止合作

3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发布一则突发消息,著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将中断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2004年,在中法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

我国学者在纳米孔道多肽测序及酶串扰效应上取得进展

图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酶串扰效应示意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7806、21834001)资助下,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团队基于精准设计的生物纳米孔道单分子界面、单分子......

五位一体推动政产学研用资19位院士齐聚2023纳博会

2023年3月1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指导,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办,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

挑战科学前沿的“时空极限”

不论是体育赛事还是科学探索,挑战极限一直是人们的梦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龚旗煌团队长期致力于挑战科学前沿的“时空极限”研究,助力人们不断拓宽认知的边界。“我们就是......

化学所在构筑超硬超韧水凝胶材料方面获进展

作为与生物组织最接近的合成材料,水凝胶具有独特的软湿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然而,传统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较弱,仅限于隐形眼镜、伤口敷料、药物递送载体等非承重用途。近年来,科研人员着重发展了水凝胶力学性能的......

“纳米快递员”通过EMS实现远程精准递药

在好莱坞电影《奇妙旅程》中,为了救治病人,外科医生可以缩小为一百万分之一,进入人体内进行血管手术。如今,科幻照进现实,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能在微观尺度执行任务的微纳机器人因其在药物输送、微创手术、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