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15 10:45 原文链接: 《细胞》:精液自身物质能大大促进HIV传播

新结论尚需临床验证,因为纯化多肽与自然精液可能不完全相同

德国科学家最近在艾滋病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结果,他们发现,精液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能够将艾滋病病毒(HIV)的易感性提高数十万倍。如果这项研究得到了临床检验的确证,那么将为预防艾滋病传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14日的《细胞》上。

图片说明:病毒载体不是唯一影响HIV传播的因素。
(图片来源:DigitalVision)
 

并未参与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Christopher Pilcher表示,“这项发现意义重大,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艾滋病传播真正基础性的问题。”
 
全世界超过80%的艾滋病感染是性交导致的,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精液。Pilcher表示,研究人员已经对精液在HIV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不过目光全都集中到了精液中包含的病毒数量和类型上。“我们研究了所有的问题,唯独除了精液本身。如果新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那么我们长期以来就一直找错了方向。”他说。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的Frank Kirchhoff、德国IPF PharmaCeuticals药品研发公司的Wolf-Georg Forssmann及同事就发现,血液中分离出的一种多肽能够抑制HIV进入细胞。在最新的研究中,Kirchhoff和Forssmann在精液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的结果表明,构成精液中长纤维的多肽可能比病毒载体更能促进HIV的传播和转移。
 
研究人员从精液中收集了多肽和小蛋白分子,并在细胞培养基中观测了它们对HIV易感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一种名为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ic phosphatase,简称PAP)的多肽能够强烈地促进HIV的传播。而当这些PAP片断集合成淀粉样原纤维(amyloid fibrils)时,它们的活性最强。
 
通过实验室化验,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纤维能够捕获HIV病毒,并且协助它们与宿主细胞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将HIV病毒的易感性提高30倍至40万倍。此外,科学家还在HIV易感小鼠模型上检验了这些纤维的作用,结果发现,同时注射该纤维和HIV病毒的小鼠血液中滤过性病毒DNA的含量是单纯注射HIV病毒小鼠的5倍。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Per Westermark表示,多种人类蛋白都能形成淀粉样原纤维,它们与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严重人类疾病相关。新的研究则首次表明,它们也可以影响病毒的传播。不过,如果利用药物阻断HIV与该纤维的结合,应该就能减缓HIV的传播。
 
也有包括伦敦大学Robin Shattock在内的一些科学家提醒,尽管新的结论很重要,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利用的是纯化的多肽,这与自然精液中的情况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Shattock表示,应该在一种非人类灵长动物的粘膜表面检验该纤维对HIV的作用。Pilcher预计,在未来几年里人类应该可以通过临床研究确定精液多肽纤维和HIV传播的关联。
 
(《细胞》(Cell),Vol 131, 1059-1071, 14 December 2007,Jan Münch, Wolf-Georg Forssmann and Frank Kirchhoff)
 
 
更多阅读(英文)
 
《细胞》论文摘要

相关文章

艾滋病病情可长期缓解,并不意味着彻底“治愈”

法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近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名被称为“日内瓦病人”的男子,是最新被宣布病情得到长期缓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像之前的病例那样接受带有病毒阻断突变......

未接受突变基因移植,“日内瓦病人”成艾滋病缓解特例

法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近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名被称为“日内瓦病人”的男子,是最新被宣布病情得到长期缓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像之前的病例那样接受带有病毒阻断突变......

新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可潜伏于大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其生命周期中会将DNA副本插入人类免疫细胞。部分新感染的免疫细胞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变为休眠、潜伏状态,这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潜伏期。美国科学家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一项新......

试验观察到现有的膳食补充剂可逆转与HIV相关的器官损伤

MitoQ是一种可公开获取的膳食补充剂,可作为线粒体抗氧化剂,通过一项小鼠研究发现,它可以抵消艾滋病毒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对大脑、心脏、主动脉、肺、肾和肝脏内的线粒体造成的有害影响。感染艾滋病......

不用药物抑制艾滋病病毒新线索揭示

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发现,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够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缘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异常强大的抗感染白细胞CD8+T细胞或许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艾滋病病毒限制因子确定

据《自然》旗下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论文,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一项研究将Schlafen 12(SLFN 12)鉴定并定性为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HIV)限制因子。SLFN&nb......

“纽约病人”证明脐带血干细胞或能治愈艾滋病

科学家说,一种治疗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方法——从脐带血中移植抗HIV的干细胞——已经取得了长期成功的结果。这种方法成功地用于治疗“纽约病人”,一名患有白血病和携带HIV的自认为是混血儿的中年妇女,......

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研究细节公布

在去年2月的第29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年会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案例。16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分享了这位“纽约病人”的全部治疗细节,科学家认为从脐带血中移植干细胞以治愈艾滋病......

我国学者在纳米孔道多肽测序及酶串扰效应上取得进展

图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酶串扰效应示意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7806、21834001)资助下,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团队基于精准设计的生物纳米孔道单分子界面、单分子......

英国《自然·医学》:全球第三例艾滋病治愈患者获确认

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医学》月刊2月20日刊载的论文中说,一名获称“杜塞尔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约10年前接受干细胞移植,停止抗艾药物4年后体内未再检测到活跃的艾滋病病毒,从而成为继“柏林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