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09 10:39 原文链接: 《自然—纳米技术》:新工艺开发出“耐热”纳米颗粒

瑞士科学家最近利用一种新方法,成功制造出了硼硅酸盐玻璃纳米颗粒,由于耐热,这些粒子在微流系统中更加稳定。相关论文9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由于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surface-to-volume ratio),纳米粒子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兴趣。在诊断测试和靶向治疗中,纳米粒子很有希望被用作药物、抗体或其他化学物质的运输体。不过,这些应用往往会受到限制,因为当纳米粒子遇到温度上升或者一些特定化学物质后,往往会瓦解分裂或者聚集成团。利用硼硅酸盐玻璃替代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可以克服这一限制,但由于先驱材料硼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制造硼硅酸盐玻璃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片说明:硼硅酸盐玻璃纳米颗粒

(图片来源:Martin Gijs, EPFL & Nature Nanotechnology)

在最新研究中,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Martin Gijs教授领导的小组利用一种新的工艺——放热相分离(exothermic phase separation),成功制造和分离出硼硅酸盐玻璃纳米颗粒。与石英玻璃或者聚合物相比,它对温度的波动和严苛的化学环境都表现出了更强的稳定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有望将纳米粒子的应用从生物医学拓展到光学和电子学等多个领域。比如,新的纳米颗粒可用于制造具有高光对比度的光子能隙器件(photonic bandgap devices),以及超声波显微镜或化学滤膜中使用的造影剂。(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doi:10.1038/nnano.2008.262,Virendra K. Parashar, Martin A. M. Gijs)

更多阅读(英文)

《自然—纳米技术》论文摘要

Martin Gijs实验室主页

相关文章

颠覆认知!Nature子刊:中国科大团队对药物递送屏障的重大发现

从脉管系统到肿瘤的有效纳米治疗运输对于最小化副作用的癌症治疗至关重要。2023年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江维及新加坡国立大学DavidTaiLeong共同通讯在NatureNanotech......

源自皮肤细胞的纳米颗粒可治肺病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由成人皮肤细胞设计的治疗性纳米载体可抑制小鼠受损肺部的炎症和组织损伤,这意味着人们有望治疗因感染或创伤而严重受损的肺。这是一种局部治疗,可经鼻腔给药并留在肺里。相关......

研究发现氧化锌纳米颗粒可导致味觉感知异常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教授邵龙泉团队研究发现舌-脑转运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可导致味觉感知异常。相关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AdvancedHealthcareMaterials。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

新发现!纳米颗粒在人体内寿命与其弹性相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阳丽华课题组的研究揭示了纳米颗粒的弹性如何影响其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后的寿命,以及如何通过调控其蛋白冠从而实现这种影响。......

研究揭示纳米颗粒弹性影响血液循环寿命的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阳丽华课题组,揭示了纳米颗粒的弹性影响其血液循环寿命的机制,并表明纳米颗粒的弹性作为一个易于调节的参数,未来有望用于合理利用蛋白冠。研究成果日前发表......

Nature子刊:阳丽华课题组在蛋白冠研究新进展

7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阳丽华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NanoparticleElasti......

JEM:揭示趋化因子可与DNA形成纳米颗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免疫细胞引向感染部位的小分子蛋白---称为趋化因子(chemokine)---也能与DNA一起形成DNA结合的纳米颗粒,从而诱发......

Science子刊:能帮助抵御人类实体瘤的新型纳米颗粒疗法

肿瘤对免疫破坏的逃逸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性腺苷酸的产生有关,抗癌疗法或能诱导肿瘤细胞释放三磷酸腺苷(ATP),从而促进外切核苷酸酶(ectonucleotidases)CD39和CD73迅速形成腺苷......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获新进展

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研究山东大学供图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刚团队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宏团队在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化外泌体负载磁性纳米颗粒的......

利用脂质纳米颗粒多次递送CRISPRCas9到多种肌肉组织中

许多难治的疾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组编辑技术有望校正该突变,从而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然而,将该技术用于需要校正的细胞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了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