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1 14:44 原文链接: 《Nature》:请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最近,《Nature》杂志正持续关注中国的科研状况。上海复旦大学的在读博士王传超(Chuan-chao Wang)也为《Nature》写了一篇评论,呼吁中国学术界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支出在持续增加,中国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公众都在期待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后)正在远离科研。

  在中国,许多与科研岗位有关的招聘广告,都会要求应聘者发表过不错的论文,最好是影响因子和引用数都比较高。年轻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将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杂志诸如《Cell》、《Nature》或《Science》上(在中国统称CNS)。在中国的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篇CNS论文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更快的晋升速度。CNS文章可以改变年轻人的学术生涯,甚至他(她)们今后的生活。这种实际情况逼迫年轻人在科研生涯的初期不得不功利地选择更容易出成果的项目,而不是依照自己内心对科研的兴趣。

  中国学术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才的流失。王传超提到,“虽然中国的科研投入越来越多,但刚毕业的博士却很难申请到科研基金。”目前,中国面向学术界新人的基金,规模最大的是青年研究基金(Young Research Fund),约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预算的20%。然而,其中每个项目的经费在三年期限内只有24万元人民币(约合38,000美元)。第二大基金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期限为两年的项目总共能获得5-8万元的科研经费。这些基金的经费,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购买必要的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需要。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申请海外博士后职位,他(她)们科研生涯中最黄金的时间也就贡献给了那些国家,而且,他(她)们中的许多人也会因此留在国外。

  这些现状,导致中国的科研主要依靠研究生完成,而不是博士后,这与大部分西方国家不同。而中国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些做法则加剧了这一趋势,他们更喜欢聘请有海外研究经历的人。这就相当于中国把对年轻科学家的培训和锻炼“外包”了。不过,现实情况中大部分中国毕业的博士申请不到国外offer,他们留在国内,要么在实验室工作,拿着低薪水,没有发展前途,要么完全放弃科研从事其它工作。

  三十年前,纽约伊萨卡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化学系教授吴瑞发动了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该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许多CUSBEA学生后来成为美国和中国领先的生物学家。2008年吴瑞去世,吴瑞纪念基金会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吴瑞奖”,用以奖励那些愿意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继续深造的博士生。吴瑞奖包括3000美元的奖金,并可以申请高达5000美元的国际会议旅费资助。与中国典型评价体系不同,吴瑞奖并不注重学生发表过的期刊、海外经历或者考试成绩。

  吴瑞奖由国内著名的生物学家组成的选拔委员会决定。申请人需要在申请中描述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科学,他们选择的学术项目,并描述他们的职业生涯。当然,也包括一次面试。

  吴瑞奖是全面和公正的评估过程,能为年轻人提供建议和支持,也逐渐被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认可。2014年,上海科技大学将一名被授予吴瑞奖的科学家任命为助理教授(终身教授),而这名科学家没有海外研究经验。

  几十年来,中国学生接受的都是填鸭式教育。但科学进步要求的不仅仅是已有知识,还需要有能力打破桎梏并勇于创新,这也是吴瑞奖所强调的,而这种能力才能保证让中国巨大的科研投入转变成相称的科学技术进步。刚毕业的年轻人,评价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应该局限于发表文章或海外经历。中国应该为年轻科学家进行更多的投资,并且,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来评价他(她)们的成绩。

相关文章

西藏天文馆开工建设兼具科研科普功能

中新社拉萨6月12日电(记者赵朗)西藏天文馆奠基开工仪式12日在拉萨举行,建成后将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馆,也将搭载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西藏天文馆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1571.9平方米,其搭......

中国驻意使馆为国际机构颁发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5月31日在罗马举行颁奖仪式,为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颁授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驻意大使李军华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颁发奖章和证书。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

韩宇: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法》落地生根

以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法》落地生根韩宇*莫漫漫吕栋范英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韩宇研究员,博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摘要本文系统梳理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科研滑坡引重视,政府计划投入23亿美元

东京科技大学在2014年日本机器人周上展示的一款新型护理机器人。图片来源:EUGENEHOSHIKO/AP由于对大学地位的不断下降感到震惊,日本正计划每年向几所学校投入23亿美元,以提升其知名度。该计......

跋涉常绿阔叶林间,构建绿色未来梦

科学界普遍认为,常绿阔叶林是重要的物种起源中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仅次于热带雨林,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因库。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在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多样,是全球常绿阔叶林......

“爱科学向未来”——化物所公众科学日带来哪些新玩意?

为了向社会全面展示我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5月21日,大连化物所第23届公众科学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同时也是中科院第18届公众科学日和大连市科技活动周活动的......

2021全球科学仪器企业Top10出炉!中国又在何处?

行业有句俗语,“越往上游走,卖水人越安全。”生命科学最上游,一定是科研层面,而这个层面最大的卖水人,当属实验室中的科学仪器设备生产商。科学服务牵动整个大健康行业的创新脉搏,市场规模超2000亿美元,被......

勇闯柔科研“无人区”,实现柔性直流输电新突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

科研“职场成功学”|怎样组团更易出成果?

科学家要破解宇宙运行、物种演化等深邃奥秘,但作为“职场人”,他们免不了要考虑那些关乎职业发展的问题。比如,科学家一般会在什么年龄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科学创新的生命周期是多久?科学家职业生涯中出现突破性进......

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中国学科评级91所国内高校上榜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第三版中国学科评级。基于中国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体系,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为中国大陆高校提供学科层面的全球洞见,以及与全球其他地区高校比较并展示学术实力的机会。今年的评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