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9 13:36 原文链接: 不同消解方式对原子荧光法检测土壤中锑的影响

随着我国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日趋恶化,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重金属锑(Sb)是非生物体必需元素,对生物和人体有慢性毒性,主要以Sb3+Sb5+形式存在于环境中。受人为排放和自然因素等影响,土壤成为重金属锑的重要环境归宿之一。

  目前测定土壤环境中痕量锑元素主要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其中前者采用氢化物分离技术和无色散分光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后者则具有精密度好、谱线相对简单、动态线性范围宽等特点。两种方法常采用半消解或全消解的方式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而这一关键步骤将会影响土壤中锑元素监测分析结果。

实验中分别以王水微波消解(半消解)和混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全消解两种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元素锑,比较了不同消解方式对锑元素的检测影响,为土壤环境样品中锑的测定提供参考。

    消解方法

  王水微波消解 准确称取0.5000 g标准土壤于消解管中,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湿。先加入6 mL盐酸,再慢慢加入2 mL硝酸,混匀使样品与消解液充分接触。将消解管装入支架后放入微波消解仪的炉腔中,按照程序升温进行微波消解。冷却后将消解后溶液完全转入50 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标线,混匀、待测。

  混酸消解 准确称取0.3000 g标准土壤样品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中,以少量水润湿,加入9 mL硝酸及1 mL高氯酸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加入5 mL氢氟酸,继续低温加热30 min使样品溶解。然后升高温度,蒸发至冒白烟。取下稍冷,用蒸馏水吹洗消解管壁,再蒸至冒浓白烟,趁热加入12 mL浓盐酸,搅匀放置片刻。冷却后转入25 mL比色管中,定容、摇匀、备用。

 仪器参数设置:

工作参数

设定值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

270 V

灯电流

80 mA

原子化器高度

8 mm

屏蔽气流量

1000 ml/min

载气流量

400 ml/min

载流

5%盐酸溶液

  采用王水微波半消解方式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土壤样品保证值的范围内,方法精密度良好。而使用混酸全消解的方式所测定的结果普遍低于标准土壤样品的参考值,重现性较差。对比王水微波消解、混酸全消解(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土壤样品中锑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消解效果有明显差异:王水微波消解能够保证样品中锑检测的准确度和回收率,而混酸全消解的方式使锑的回收率降低。其原因在于前者能够将样品中的锑元素完全转变为可溶性的锑盐,而后者的方式在赶酸过程中不容易控制消解管中样品蒸干程度而造成锑元素的损失。

 


               


相关文章

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研究获进展

互花米草是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来迅速入侵中国海岸线。其中,约93%的入侵区域为泥滩地。通常认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研究者对旱区土壤这一维度分布格局有了新认识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课题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纬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的纬度分布格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保护性种植促进喀斯特食物网结构维持与能量流动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但是该区人口压力较大,经过几十年保育恢复的生态系统仍面临被再次开垦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风险。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壤微食物网产生强烈影响,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时空替......

秸秆投入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多碳库形成

区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机碳是确定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关键。在施肥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周转和积累受肥料类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调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其利用策略,从而......

环境相关,该院发布23种仪器采购需求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广东省地球关键带(土壤)污染归趋与风险防控实验室(一期)建设,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环境归趋与风险防控能力,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拟购置一批实验建设有关的设备,开展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

2024年治污攻坚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点汇总

新年伊始,随着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锚定了2......

新型传感器实现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儒敬,院长助理、副研究员陈翔宇课题组与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唐超礼团队合作,研发了用于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的电化学微流体系统。相关......

科学氮素管理能促进土壤氮驻留

记者近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三亚南繁研究院张金波与孟磊教授团队发现,基于氮素循环知识的综合管理可对生态系统氮驻留产生积极影响,这为降低全球氮损失风险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基于XRF和VisNIR数据融合的土壤重金属浓度分区预测是否更佳?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讯作者:吴春发教授,骆永明研究员通讯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稻田土壤甲烷微生物同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