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30 17:43 原文链接: 中国光伏企业加速推进应用转型以走出困境

  尽管印度日前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但中国光伏产业早已在美欧“双反”后开始谋求“突围”,中国政府更是密集出台“新政”开启内需,以促使“光伏生产大国”加速转型为“光伏生产应用大国”,广阔的内需市场有望成为中国光伏困境中突破的新空间。

  据赛维LDK、晶科能源和瑞晶太阳能等光伏生产、发电企业介绍,目前在中国包括组建、安装在内的分布式发电和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每瓦只需7至8元,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率甚至已经高于水电和火电。

  若按照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在光照时间长的中国西北地区,最快可以在3至4年收回成本;在光照时间略短的中国南方地区建设光伏电站,也可在5至6年内收回成本。如果获得国家为促进光伏发电应用而给予的“金太阳”工程等补贴,收回投资时间将更短。

  生产光伏组件的江西瑞晶太阳能有限公司2010年在江西新余自建了一个2.59兆瓦的光伏发电站,投资8800万元,今年前10月发电230万千瓦时,若不算国家“金太阳”工程补贴,需要3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但由于这两年电池组件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在当地新建光伏电站只需要6年时间就可收回成本,后面大约20年使用期将坐收盈利。为此,瑞晶太阳能已经把经营的主要方向从生产电池组件出口转为在国内建设光伏电站。

  占世界50%产能的中国光伏产业,去年以前90%的产品外销欧洲。但欧洲在享受了大量来自中国清洁能源的同时,因为担心中国新能源产业抢占太多全球市场份额而发起“双反”。

  出口转内销,是中国光伏在欧美国家以反倾销、反补贴之名推行贸易保护、对中国产品关闭市场之后的“被动之举”。而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又使中国国内大规模应用光伏成为可能。过去,中国的光伏企业还被国内一些人批评“消耗自己的煤电让外国人享受清洁能源”。

  在美国上市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之一。受欧美打压“唱空”,其股价从76.75美元飞泻直下,到10月 19日只有0.71美元,公司资金链频频告急,破产传闻此伏彼起。但公司当日向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定向增发19.9%股份,随后又同平煤神马、中材国际、中国恩菲和奥克股份等展开应用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在中国开发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股价短期大涨约60%,11月12日达1.10美元。其硅片车间生产线也已从3条增加到7条,开工率由此前的20%上升至约50%。

  赛维LDK首席执行官、总裁佟兴雪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公司最为困难的时候或许正在过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大力开拓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国家能源局8月份下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2100万千瓦以上,是目前规模6倍,也是此前规划目标的4倍。9月,国家能源局还启动迄今为止国内最大光伏项目,在全国31个省每个省建立 500MW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将太阳能发电引向更具发展潜力的分布式发电。

  10月底,国家电网还表示将为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富余电力全额收,一举扫除了“并网难”这一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多年难以启动的顽疾,尽管相关细化实施意见尚未出台,但这已让行业对开启国内市场信心大振。

  据估算,近期国家计划投资的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超过7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总投资将达2500亿元。这个投资规划远超目前欧盟市场总量,若能按时完成,国内市场将占中国企业总销售量5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目前光伏产品价格已经企稳回升,中国市场将实现不低于30%的增长。”赛维高级副总裁姚启强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国大面积推广光伏发电的时代可能即将到来,实现由光伏生产大国向应用大国转变,成为光伏制造、应用强国。当然,这期待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详尽的光伏应用实施办法。

  实际上,国内市场依赖度正与光伏企业经营业绩成正比。去年初开始,位于江西上饶的晶科能源逐渐减少欧美市场依赖,大力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成为当年在美上市中国光伏企业中仅有的两家盈利企业之一。今年到目前为止,晶科能源国内市场销售额占比大约30%。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团队开拓国内市场。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企业“自救”和国家“施救”的共振,将合力推动中国光伏应用市场迅速开启。

  “欧美贸易保护打不垮中国光伏,他们将损失来自中国的廉价清洁能源和巨大的中国光伏市场。”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院长周浪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光伏行业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当前困难,突破欧美及印度等国的“围剿”,并将化危为机。他呼吁,欧美国家和光伏业应放弃对华“双反”等贸易保护措施,与中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全球合作共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美好明天。

相关文章

光伏产业链巨变!2023谁会“狂飙”?

光伏行业最近消息不断,上游降价,下游新技术出现。从光伏发电行业上游来看,2022年底以来,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均呈大幅下降趋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本周以来,各企业硅料成交价格......

光伏上游价格雪崩,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硅料和硅片价格断崖式下跌,超出市场预期。风光了几乎一整年的硅料、硅片年底扛不住了,其中硅料在短短数周时间内跌逾10%,而部分型号硅片更是一周内下跌20%。这也引起市场对光伏上游环节头部企业......

12月6日电投产融涨停分析:地热,光伏,国企改革概念热

电投产融涨停收盘,收盘价5.37元。该股于9点25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03亿元,占其流通市值1.73%。12月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841.37万元,占总成交额......

“鬼故事”频出!光伏板块不再是高景气赛道了?

12月5日,光伏产业链异动大跌。阳光电源、林洋能源、固德威、派能科技跌超7%,锦浪科技、德业股份、快可电子、天合光能、祥鑫科技等跌超4%。据中证报消息,网传千亿市值的行业龙头阳光电源高管近期在交流中透......

一年股价暴涨560%!光伏新秀砸130亿搞大动作

光伏N型电池扩产大军又迎“新人”。10月9日晚间,钧达股份(002865)一纸公告宣布,斥资130亿元投建2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这一金额也是近期N型电池扩产大军中最大手笔。这家传统汽车内饰厂商去年......

半年大赚近65亿!4000亿市值光伏巨头最新业绩出炉

8月24日晚间,光伏赛道巨头隆基绿能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8月24日,隆基绿能(SH601012,收盘价:52.68元,市值:3994亿元)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收504.17亿元......

我国光伏企业扩产潮来袭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产能扩张意愿非常强烈。碳中和目标下,海外对光伏发电的需求高涨,加之新兴光伏技术发展引发产能替代需求,多重因素推动我国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文|本报记者董梓童)“目前,我国光伏......

光伏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双良节能与华晟签单晶方锭合同

事件:2022年7月20日晚双良节能公告2022年至2025年安徽华晟预计向公司全资子公司采购单晶方锭7800吨,规格为G12+(210.1*211.6),公司参照PVInfoLink最新统计(202......

专业化光伏厂商频“减员”垂直一体化发展成趋势

如果说前两年还有关于光伏厂商究竟是垂直一体化还是专业化发展更优的争论,到了现在,这种争论似乎有了更明确的结果,垂直一体化正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选择,占据明显上风。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是,近期又有两家头部光......

AM:基于弯液面诱导成膜的光伏活性层制备技术

有机光伏器件由于其良好的溶液加工性、可制备柔性器件、透明度和颜色可调等优势受到关注。其中,基于全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all-polymersolarcells)因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器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