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08 14:29 原文链接: 中国即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辽阔也是最优质的一片草原,蓝天白云、绿草茫茫的景象在马背民族口中世代传唱、经久不衰。然而,在这美丽景象的背后却有一个不争的现实: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每年以0.2%的速度建设,却以2%的速度退化。

  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折射出我国草原目前无法回避的生态现状,草原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再过不到两个月时间,我国酝酿已久、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最大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将全面建立,政府为生态“买单”,呼唤的是草原的重生。

  倚草而居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青草肥我爱她。”千百年来,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过着古老而安静的游牧生活。草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马背民族,不仅是草原儿女生存之所倚,也是其精神之所倚。

  然而,游牧民族世代而居的草原目前正在面临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拥有的60亿亩天然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面积是农田的3.2倍,林地的2.5倍,但是由于不合理利用、保护不足等原因,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23亿亩。

  虽然自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包括退牧还草等在内的一系列保护草原的举措,但是,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格局仍未改变。

  “我国天然草原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区,内蒙古、新疆草原牧区是我国华北和西北的两大生态屏障,所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牧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指出。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项机制从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入手,重视提高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创造性,被很多业内专家称为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倚草而富

  “骑上马儿跑,遍地是牛羊。”蒙古族歌曲中唱到的景象是草原牧民的共同期许,牛羊遍地跑也许是草原牧民富裕的象征,但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区却是场灾难。究竟该如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草原牧民增收的“共赢”?

  尽管现在的牧民已经彻底改变了昔日“一匹马一根鞭”的生产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牧民增收缓慢的现实仍无法改变,而随着草原生态的逐渐恶化、草原承载力的不断下降,长远来讲,牧民增收更是难上加难。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八成以上的草原分布在经济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草原地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七成,可以说,牧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年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4亿元,用于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以及对各地工作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投入之大前所未有。

  “新建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重点针对实施禁牧、减牧、草畜平衡的草原地区牧民进行补助补偿,有效解除牧民禁牧、减牧的后顾之忧,有效解决牧民在禁牧、减牧后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的矛盾。”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侯向阳说。

  倚草而美

  “蓝蓝的天,青青草,母亲河静静地流淌,蒙古包里奶茶飘香,鸟语花香彩蝶飞舞。”歌中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草原画面。草原上生活的牧民大多能歌善舞,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就像对美丽草原的热爱。

  边远地区、落后地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这些都是草原牧区的共同特征。与农业相比,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与农民相比,牧民的增收渠道更单一;与农区相比,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牧业长远发展看,有利于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增加牧民收入看,可弥补牧民因保护草原而减少的收入;从统筹城乡发展看,可有力增强牧区发展后劲,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从维护民族团结看,有利于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相关专家表示。

  此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措施还包括,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牧区教育水平,促进牧民转移就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等,体现了对牧民生活水平的重点关注。

  “草原的生活,温馨浪漫丰富又多彩。”明年1月1日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将正式实施,有了这一真正关心牧民利益的机制,让人们有理由期待:将来的草原更美丽,牧民的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公告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督,规范和指导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工作,......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

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2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是我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年。全国空气质量指标在历史性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后,空气质量继续......

生态环境领域水环境专场举办

 报告嘉宾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供图12月20日,2022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系列报告会——生态环境领域水环境专场在线上举办。报告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

《炼焦化学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的通知

名称关于印发《炼焦化学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2-00490分类土壤生态环境管理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22-12-06文号环办土壤函〔20......

关于开展2022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名称关于开展2022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2-00491分类水生态环境管理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22-12-06文号环办水体函〔202......

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征求意见稿)征求

关于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编写工作,我部组织修订《环境保护标准编制出版技术指南》(HJ......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取得阶段性进展

横跨岷山、秦岭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不仅生活着1340只野生大熊猫,还分布有川金丝猴、红豆杉、珙桐等野生动植物8000余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自去年10月正......

净水技术丨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评审结果公示

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水体〔2021〕28号)有关要求,近期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