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位直言不讳的进化生物学家,他表示2018年底实验室培育人肉可能商业化。实际上道金斯希望能够尽早品尝这种假人肉,但他关注的并非是肉的口感品质,他说:“我一直期待着未来能够品尝到人肉,实验室里培育的人肉是否会不断生长?我们人类能否克服同类相食的禁忌?”

实验室培育“人肉”是否打破同类相食的禁忌?

  道金斯指出,实验室里培育的人造肉,将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测试案例”,将结果主义道德观与“恶心反应”绝对论对立起来。换句话讲,实验室里培育人肉就其意义而言合乎道德伦理,因为这些“人肉”并非是犯罪后果的产物,没有杀戮、也没有亵渎人类尸体,但尽管如此,人类还是会本能地对吃“人肉”产生厌恶感。

  道金斯提出的问题并非是最新的,尽管研究表明,让人们吃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实验室培育人肉的市场可能微乎其微。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学中心欧文·舍费尔(Owen Schaefer)教授预测称,未来你可能有人这样说,孩子们现在吃着他们朋友的肉!事实上,吃合成人肉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在培养皿中的肉

  实验室肉,也被称为“试管肉”或者清洁肉,是从活体动物提取干细胞中培育而成。首块实验室培育人造肉是在2013年伦敦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享用的,这是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药物学家马克·博斯特(Mark Post)制造的一个汉堡包,两位品尝员享用之后的感受是这种人造肉有点干。

  研究人员发现,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实验室里培育的任何肉类都感到恶心。2017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的研究报告对美国潜在的实验室人造肉消费顾客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报告指出,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希望品尝这种人造肉,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希望自己能定期吃这种人造肉。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博士生马蒂·威尔克斯(Matti Wilks)说:“一般来讲,人们认为干净的肉比养殖肉更加环保,更符合伦理道德,但不像动物肉质那么美味,吸引人。”

  在威尔克斯的调查报告中,仅有16%的受调者表示,如果实验室人造肉比普通肉更贵的话,他们就会吃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这表明人们通常不会对产品伦理方面和环境效益投入太多金钱。

  研究表明,如果这些肉是在实验室中培育生长的,极少数人更乐意吃动物的肉,例如:狗、马和猫等。如果按比例扩大至整个消费人群,这部分人群数量会非常少。此外,威尔克斯强调称,该项研究发现如果这些肉是实验室里培育生长的,那些已经不吃肉的素食者是最不可能说他们会开始吃肉的人。同样地,那些并未看到同类相食吸引力的人们不太可能改变他们的思维,因为这些人造肉从来都不是活体人类的一部分。

  威尔克斯说:“我无法想像,之前那些不喜欢吃人肉的人们,会钟爱通过细胞农业技术培育出‘人肉’。”

  是否实验室人造肉违背同类相食伦理道德?

  舍费尔教授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人希望试着合成人肉,其中包括:表演艺术家希望利用合成人肉作为自己的衍生物,制造一些特殊效果;或者一些名人希望扩大影响力,对自己的粉丝们出售人造肉,让粉丝们有机会品尝他身体的味道。

  他还指出,你会让一些人去做,在实验室培育人肉,产生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反对吗?我们是否应该禁止将合成人肉作为消费品?

  2014年,《应用哲学》期刊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舍费尔和同事朱利安·萨乌莱斯(Julian Savulescu)试着解决进食实验室培育人肉的伦理道德问题。他们没有找到任何令人信服的哲学论证来证明这是不道德的,在他的推特文章中,道金斯提到了效果论,该观点认为最终效果是通过验证手段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人会直接受到实验室衍生同类相食现象的伤害,因为在制造人肉过程中没有人死亡,也没有某人尸体遭受亵渎。

  舍费尔表示,当前没有一个很好的道义论观点反对这种做法。对于伦理领域中的道义论,方法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你通过杀死一个人而拯救了5个人,杀死这一个人可能并不是伦理道德上的问题。道义论争论通常基于个人不恭失礼的行为和观点,但似乎人们并不认为,吃实验室培育的合成人肉是一种不恭行为。

  他指出,可能存在的一个反对同类相食争议是这种清洁卫生肉质违背了伦理道德,人们应当保持客观善良的态度,这也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角度。正常地讲,我们视觉看到的人类就是人类,但是实验室培育的人肉,会让人们产生一些意识倾向误区,将实验室培育的人肉与现实中的人类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两者的关联性不大。

  虽然同类相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谈论话题,真正的问题是清洁卫生的肉如何改变人类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这些食物是从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如果清洁卫生的肉像普通肉一样食用安全,口味很好,并且售价低廉,那些人造肉将很快得到推广。

  据悉,2013年博斯特制造的一个人造肉汉堡包成本为30万美元,但当时的技术并不完善,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人造肉的成本费用也会降低。威尔克斯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一旦人们在杂货店的货架上买到干净卫生的人造肉,很快人造肉就会变得更加开放。

  威尔克斯说:“现在我认为人造肉制造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未来派技术,一旦该技术成形,将带来很大的技术革新。我非常乐观地认为,人们会参加其中。”

相关文章

广东公布2024年度科技平台建设项目涉及生命科学等领域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4年度平台基地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立项目清单,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实验室位列其中,多项涉及能源、生命科学、环境等领域,预计未来有大批实验室基础设备需求。序号专题名称项......

值得收藏,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最佳配置方案

近年来食品安全及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里说的食品是广泛意义上的食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如:粮谷、油料籽、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水果等,也包括加工后的食品,如:罐头、火腿肠、食用油、方便面、酱......

科学仪器需求激增,14省市公布130项实验室/科技设施项目

近期,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各省(市)纷纷聚焦于本地重点方向和特色领域,相继公布了2024年度重点/大项目名单。在这些名单中,实验室和科技设施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是开展应用基础研......

拟立项200个教育部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研究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专家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实验教学育人能力,持......

20+6——河南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走出加速度

2月28日上午,蓝天等4家省实验室和中原人工智能等5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郑州集中揭牌,标志着我省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迈出了新步伐。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带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加快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近年来,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动物疫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新冠,以及多种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扩散。面对这些具有高度致病性及传染性的疾病,开展感染致病机制以及药物与疫苗研发等至关重要,而高......

打造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国家级实验室计划入驻罗湖

近日,在广东医保药业会务中心,罗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剑峰带领区招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共同召开了“湾区重组蛋白国际科创成果转化中心”筹建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广东医保药业与福莱明生物制药在政府的......

科研噩梦|假期过后发现实验室样品全部解冻…高校报警了

放假回来发现实验室冰箱出现故障,里面的材料全被毁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些研究生表示:堪称噩梦,数十年直接白干。尽管没有迹象表明存在破坏行为,但学校还是报警并开启了内部调查。——————————......

“实验室御用水”娃哈哈,究竟有多纯?

2024年2月25日11点,娃哈哈发布讣告:娃哈哈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一代创业英雄的陨落,不禁让我们回顾起他一生的创业传奇。2月......

华测检测广州中心材料实验室正式营业

近期,华测检测广州中心材料实验室正式营业,成为华测检测布局全国的第八个中心材料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