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05 13:39 原文链接: 人造肠衣:质检部门无法检测

工商执法人员检查香肠肠衣

  上月28日,商贩灌香肠巧变人造肠衣的消息曝光,连日来不断接到读者来电,反映购买的香肠不仅嚼不烂,甚至吃出像塑料片一样的东西。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人造肠衣和天然肠衣并存,不仅市民困惑,执法部门也感为难,工商人员多次送检,被告知无法检测。昨日,硚口工商分局无奈宣布,辖区内所有香肠加工点暂停销售,待商家提供肠衣合法票据和检测报告后,才能继续经营。

 

  市民疑惑——煮熟的香肠嚼不烂咬不断

  近日,多位市民投诉称,买到肠衣煮不烂、咬不断的香肠。

  尚女士说,几天前,她在小东门集贸市场灌制香肠时,发现商贩使用的不是猪小肠,而是一种类似塑料的黄色透明薄膜。她有些疑惑,但商贩称,这是一种胶原蛋白肠衣,比天然肠衣更好。她半信半疑灌了5斤香肠,晒干后一煮,香肠皮又厚又硬,怎么嚼都嚼不烂;吐出一看,有些类似塑料片的东西。

  在武汉某高校工作的何先生称,几天前,他在学校门口的小超市购买了一袋真空包装的香肠,但肠衣咬不断。他挤出肠衣里面的肉,用火烧烤肠衣,有股塑料气味。

  在小东门集贸市场,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发现不少人造肠衣产品。其中一种标注着“烟熏蒸煮类肠衣”,类似伸缩管,质地十分坚固,用力拉扯都扯不断。

  工商人员介绍,用肠衣灌水的方法,可以分辨人造肠衣与天然肠衣的区别。他们将3种市场上有售的肠衣灌满水后,天然肠衣表面现出明显的血管经脉;人造肠衣则十分光滑,没有任何痕迹;另一种“天然干肠衣”,尽管表面也有纹路,但这些纹路断断续续,很不完整。

 

  记者探访——人造肠衣使用普遍

  位于硚口集贤二路的“王牌香肠”,是武汉市最大的香肠加工点之一,每天灌制香肠约3000公斤。上月31日,记者随硚口区工商执法人员一道,对这里进行了探访。

  经营该加工点的是武汉市泰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介绍,她经营香肠灌制数十年,人造肠衣早就出现,市场使用普遍。

  王女士说,那种看起来像塑料的,是胶原蛋白人造肠衣,蒸煮后可以食用,主要由广西梧州和广东礼乐等地厂家生产。曾有厂家给她寄过样品,但她一直没有使用。“王牌香肠”使用的是一种黄色透明薄膜状肠衣,王女士称,这是天然干肠衣。她提供了进货发票和检验报告,显示该种肠衣由河北某厂生产,北京市朝阳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按照“盐渍猪肠衣”标准,检查其感官检测指标合格。

  然而,王女士无法提供该肠衣的原始包装和生产批号,这些肠衣究竟是不是检测报告中显示的同批次产品,暂时无法证实。工商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加工点整改,要求必须使用包装肠衣产品,标注肠衣类型和生产批号,并提供与批号符合的检测报告。

 

  执法尴尬——肠衣送检一路“红灯”

  “真是拿这些嫌疑肠衣没办法。”硚口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由于送检吃了“闭门羹”,该分局对腊肠市场的清理整顿行动难以深入开展。

  据介绍,上月28日本报报道“商贩灌香肠巧变人造肠衣”后,该分局对市场进行抽查,并在宝丰市场暂扣了一批嫌疑肠衣。武汉市工商局十分重视,特地安排经费,将抽查样品送到武汉市质检所检验,没想到一路遇到“红灯”——

  这是不是天然肠衣?对不起,无法检测;

  这是不是合格产品?对不起,肠衣有10多种类型,要先确定是哪一种类型才能检测;

  肠衣中是否使用了非食用添加剂?对不起,非食用添加剂太多,无法一一检测;

  肠衣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还是对不起,这类检测应送卫生疾控部门……

  “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实在没办法,硚口工商局不得不出台特殊的清理措施,要求辖区内所有香肠加工点暂停销售,待提供肠衣的合法票据和检测合格报告后,才能继续经营;超市现场灌制香肠的,也必须提供肠衣厂家的检测合格报告,并标注所使用肠衣的名称和执行标准。

 

  专家提醒——人造肠衣“板眼”多

  记者从质监部门获悉,人造肠衣并非无章可循。国家中式香肠标准中,允许使用胶原蛋白人造肠衣,并且出台了“胶原蛋白肠衣卫生标准”。

  据了解,市场上胶原肠衣价格比天然肠衣约高10%—15%,但天然肠衣含水量较高,胶原肠衣的利用率反比天然肠衣高20%—30%。显然,使用人造肠衣成本更低。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博导陈福生教授介绍,人造肠衣在肉制品加工行业应用已久,本身并不神秘,它可分为透气性肠衣和非透气性肠衣。其中透气性肠衣分为可食用和不可可食两种。可食用肠衣是以动物的皮革制成的胶原蛋白肠衣,不可食用肠衣主要包括纤维素系列肠衣和玻璃纸;非透气性肠衣主要是塑料肠衣,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聚偏二氯乙烯肠衣和尼龙肠衣等。

  陈福生教授说,除了胶原蛋白肠衣,其他的人造肠衣一般都不能食用。即便是可食用的胶原蛋白肠衣,其中使用的添加剂也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例如人造肠衣生产中的塑化处理,除需要添加甘油等提高肠衣的弹性,往往还要添加保鲜剂和采用增加口感、抗高温等的新工艺。这些添加剂是否安全,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超市突击“换衣”  市民建议明确标示

  记者走访发现,多家超市现场灌制香肠的柜台,将肠衣换成了天然湿肠衣。

  家乐福光谷店香肠加工柜台操作员称,前段时间他们使用的是胶原蛋白肠衣,在顾客强烈要求下,近日都换成了天然湿肠衣。灌制香肠的华女士说,市民对天然湿肠衣比较熟悉,大家还是愿意选择这种肠衣。

  不少市民提出,正是肠衣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对人造肠衣认识不足。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肠衣种类多,连专家都不一定能分辨清楚,要求所有消费者主动识别更是不太现实。他们建议,商家灌制、销售香肠时,应明确标示肠衣的种类,并告知是否可以食用。

相关文章

智慧、安全、绿色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CLC2024)盛大开幕!

2024年5月29-30日,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CLC2024)与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同期召开。CLC2024由中国仪......

推进医疗健康融合转化,‘5HT检测新法’项目顺利对接

近期,备受瞩目的首届医疗健康融合转化发展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投资人,共同探讨医疗健康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技术创新以及市场趋势。......

全球首个血橙高质量基因组发布

5月19日,重庆市农科院发布消息,该院果树所柑橘创新团队杨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员发布了国际首个血橙高质量基因组。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数据》发表。杨蕾介绍,血橙是一种极具特......

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及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业务工作再升级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业务工作,规范和提升法定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中心于2024年5月13-15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2024年度全区法定传染病疫......

科学仪器第三方测试、可靠性工程与技术就绪度评估(北京场)公益培训通知

培训背景1)了解“十四五”重大科学仪器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及年度指南提出的第三方测试、可靠性与技术就绪度相关要求;2)研讨“十四五”仪器专项责任专家提出的“异地第三方测试”新要求的落实方式方法;3)帮......

科技创新引领品牌发展,钢研纳克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5月11日-12日,由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主办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在浙江德清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来自世界各......

第一成交候选单位公布

2024年4月29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对长江经济带质控与应急平台标准溶液质控样定值和适用性检测服务项目进行专家评审,结果如下:项目名称第一成交候选单位成交金额(万元)长江经济带质控与应急平台标准溶......

浙江温州苍南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检行动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绿色产品,“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周,浙江温州苍南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积极开展豇豆、桑葚等农产品监督抽检行动。本次抽检行动重点围绕以农业种植合作社、农户等生产......

兰州化物所红色荧光水凝胶研究获进展

三维交联的亲水性聚合物网络构成的荧光水凝胶材料,在发光传感和检测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出不含传统大π共轭结构的发光系统。基于簇集诱导发光效应(CTE)的新兴的、非常规的发光材料备受关注。......

新法规丨4204《药包材溶出物测定法》发布征求意见稿

导读药包材作为药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国家对药包材中总有机碳(TOC)含量进行严格监管,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法规,旨在确保药包材的纯净度,防止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