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9 13:40 原文链接: 代表委员勾勒中国太空探索新图景

今年是我国航天发射的大年,新年伊始就紧锣密鼓进行了数次发射,而在当下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航天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高频词语。

不管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月球基地的规划、火星探测的计划,还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重型火箭、商业航天卫星星座等研制进展,会场内外传递着一个个有关航天的最新动向,勾勒出中国面向未来的太空探索新图景。

今年中国大火箭复飞 12年后重型火箭将首飞

备受关注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事件,在这次全国两会上终于迎来了一个关键进展。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查明长征五号故障原因,目前正在开展改进措施验证工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复飞”,即实施长征五号遥三火箭飞行任务。

长征五号是我国目前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2017年7月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表示,为充分利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机会,该院于去年启动了该任务搭载卫星的论证工作,决定研制实践二十号卫星,对东五平台八大项关键技术进行全面验证,此举有望推动并牵引以下一代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为代表的型号立项工作。

此外,面向未来的中国重型火箭也有了最新进展。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显示,目前该集团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计划于2030年实现重型运载火箭首飞。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透露,用于重型火箭的三型液体发动机,目前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今年有望完成500吨级发动机工程样机的整机生产和装配。

他还透露,我国正在持续开展以液氧烃类发动机为代表的火箭动力可重复使用技术研究,突破了产品不下台连续多次热试车、大范围推力调节、多次起动、重复使用快速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

今年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未来将建造月球基地

嫦娥四号任务是今年航天的一个重头戏,此前官方已经公布嫦娥四号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而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最新消息显示,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将分为两次发射。

赵小津说,由于月球的自转、公转周期相同,月球总是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造成了一个结果,即地球无法直接与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通信。因此我国将在今年上半年,先发射一颗月球中继星,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进行中继通信,该卫星可将嫦娥四号获取的科学数据传回地球,地球也可通过该卫星,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有效测控。

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则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发射,最终登陆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这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四号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不过赵小津表示,嫦娥四号的着陆方式、工作状态和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后者是以弧形轨迹缓慢着陆,而嫦娥四号则受月球背面环境影响,只能采取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这也对其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至于月球探测工程三期即“绕”“落”“回”中的“回”这一步,其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这项任务包括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两次任务。其中,嫦娥五号计划明年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4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这之后,我国还有望迎来月球探测工程四期,即建造月球基地。赵小津透露,我国正在对此进行规划。他说,起初将通过智能机器人来控制基地,进行载人登月后,基地将得到人的短期照料。

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2030年前后实施小行星探测

谈及载人登月,就绕不开载人的交通工具——载人飞船。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新一代载人飞船。

他说,现有的神舟飞船,尽管是自主研发,但是很多技术、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此外,现有的神舟飞船是一次性使用,而根据未来航天发展需求,我们更迫切需要研发出既可以登月,又具备天地往返低成本的多用途飞船。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张柏楠告诉记者,航天员往返空间站的运输任务,还将由现有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承担。他说,去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圆满收官,就意味着,用于空间站工程的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状态已经确定,这两型飞船具备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能力。

2016年1月,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已经批准立项,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赵小津告诉记者,火星探测器如能在2020年发射,将于2021年飞到火星,届时,我国火星探测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来没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他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为了实现这些科学目标,火星探测器共有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7种、火星车6种。

记者还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在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开展的同时,我国还将在2030年前后计划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等探测,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深空探测工程实施。


相关文章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未来将执行探月工程四期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近日在北京表示,未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执行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发射任务,甚至更长远的火星取样返回和行星探测任务。据悉,作为中国现役运载能......

长五火箭总师: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成火箭强国

航天界有一句行话:“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不断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是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的航天梦。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都是由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随着......

大火箭成长记专访长五系列运载火箭总师李东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神舟十五号任务,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其中,中国空间站的“重量级”舱段——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

梦天发射时间定了长五B遥四运载火箭运抵文昌发射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9月3日消息,执行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近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梦天实验舱一起按......

探析问天实验舱成功的秘诀!

7月24日下午,随着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冲上云霄,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个实验舱,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射的最重航天器——约23吨的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问天实验舱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比天和核......

文昌发射场迎来首位女性“金手指”

7月24日14时22分,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测试发射大厅内,随着01指挥员喊出“点火”口令,发控台负责人刘巾杰旋即按下红色“点火”按钮,发出火......

问天实验舱已就位飞在天上的国家实验室准备干点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7月18日,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接问天实验舱此......

长征五号两型发动机完成试车

7月12日上午11点,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七火箭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成功开展了100秒高模校准试车,发动机按预定程序起动,主机工作平稳并按程序正常关机,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此前,该发动机已......

长征五号两型发动机完成试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15.shtm7月12日上午11点,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七火箭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成......

“胖五”冲天了这项用航天领域的超牛技术你可能还不了解

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由于体型宽大,又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胖五”)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再上新的台阶。航天及空间观测领域是“高、精、尖”光学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