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7 13:59 原文链接: 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学教授:科学精神源于独立思考


英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创新型国家之一,其研发效率位居全球榜首——以仅占世界0.9%的人口、2.7%的研发投入和4.1%的研发人员,产出了全球6.3%的论文,达到了9.9%的论文下载量、10.7%的论文被引量和15.2%的高水平论文被引量。

如何在基础研究中始终秉承科学精神,保持强大的独创研究能力?科技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伦敦大学学院(UCL)威廉·理查德森(William Richardson)教授。UCL创建于1826年,历史上共有29位在该校工作过或正在工作的学者和校友获诺贝尔奖,其中有18位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打破思想的禁锢

记者:作为现代科技的发源地,英国的科学精神起源于何处?

威廉·理查德森:事实上,英国科学的知识大爆炸发生于17世纪。1660年,当时的国王詹姆斯一世被废黜,此前宗教占统治地位,人们的思维也被其禁锢——宗教告诉人们上帝是如何在7天之内创世、山岳是如何形成、地球只有6000年的历史等。突然间,英国将君主搁置到一边,虽然这只是个短暂时期,但就是在那个时期,人们可以真正地独立思考各种事情,且表达出来也不会受到惩罚。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1660年皇家学会成立。由此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开始认为“地球年龄可能大于所被认知的年龄”等。这就是英国科学精神的起源——人们以某种方式摆脱了思考问题的各种限制。从事科学研究如果缺乏独立思考绝不会具有创造性。英国是历史上第一个打破这种限制的国家,并因此而获得了巨大优势。英语成为科学界沟通的语言是英国的另一优势,这使英国科学家很容易发表成果。但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语也曾经作为科学界的沟通语言,未来汉语也可能会成为更加全球化的语言。

英国教育鼓励年轻人跳出思维定式

记者:在基础研究领域,如何始终秉承科学精神,保持强大的独创研究能力?

威廉·理查德森:从历史传统上来看我们一直擅长于此,这要归功于英国拥有良好的教育体制——鼓励年轻人跳出固有思维模式,不会被限制或强制性地以传统方式(或类似方式)思考问题。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现有著作、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但绝不能无条件地全部接受。因为其中的知识仅是某些人的思想,有些甚至是错误的;那仅仅是人们对事物的现有理解或最佳理解,未必是终极真理。

此外,英国科学家具有涉足不同学科领域的勇气和能力。我最初是研究物理学,后来涉足到生物物理学,再后来研究分子物理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目前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科学家涉足不同学科领域,将会带着自己的信息和想法,以一种原创方式(original way)思考问题,为该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东西。20世纪6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由研究物理学的科学家完成的——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自由思考问题。

选择科研方向不能过于功利

记者:不久前,英国启动了面向全球最优秀年轻研究人员的“未来领导者研究基金计划”,旨在保持英国作为“全球研究人才之家”的地位。您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建议是什么?

威廉·理查德森:年轻科研人员在研究中一定要善于思考问题、阅读大量文献,但不能完全相信科学文献,这是底线;他们应该对现有科学真理提出更多的疑问和挑战。

年轻科研人员还要坚持做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要遵循自己的直觉,选择从事某项研究不要仅仅因为它可能会对自己未来职业有好处,否则将不会产生好的研究设想。

相关文章

张双南:科学的精神是“质疑、独立、唯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7.shtm质疑我们看到的,质疑我们已知的。有“质疑”,我们的科学才不断......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一座城市对科学精神的礼敬

连续三年夏天,观众可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走近科学家。刚刚过去的8月,一场名为“寻元化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毓元”的展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观众。这是继“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奋楫笃行:‘中国导弹......

不忘科学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恢弘史诗的新篇章。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从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到黄大年、南仁东、刘永......

跳出“神药”套路得靠科学精神助力

400年传承古方,高科技组合,不打针、不吃药可以治好鼻炎……”看到这样噱头十足的宣传广告,受到鼻炎困扰的人可能会很心动,殊不知这治疗鼻炎的“神药”实则只是消毒产品。近日,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诉鼻舒堂......

科学精神:科学家的灵魂与皈依

如果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期许,那么科学精神则是科学家的灵魂与皈依。公元前214年,罗马军队包围了叙拉古。叙拉古人先用阿基米德发明的起重机等工具把靠近岸边和城墙的船只抓起......

用科学精神搭建科学论证的桥梁

时至今日,科技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科学精神也不仅限于科学研究中的求真务实,还体现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科学求索、对于民生问题的关切关注。从推动重大工程科学决策民主化,到借助科技的力量减少天灾人......

弘扬科学精神电影《黄大年》在京首映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黄大年》全国首映式”在京举行,影片将于12月12日在全国公映。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

“00后”舞台上演绎科学大师科学精神在话剧中薪火相传

“在追寻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没有老师,更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实事求是!人类就是不断在推翻和创新中发展,科学更是愈辩愈明,愈辩离真理愈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创作的话剧《大地之光》中的李四光说出这番话......

没了科学精神,也就没了底线

没了科学精神,也就没了底线——从韩春雨被曝涉嫌买卖论文说起科学精神论场韩春雨又上头条了。据媒体9月10日公开的一份2014年录音显示,韩春雨通过代写学位论文牟利,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学位论文买卖活动,还劝......

超导计算机不是为了先进而先进

——访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据港媒近日报道,中国正在建造一台价值10亿元人民币的“超导计算机”,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机器,能够研发新武器、破译密码、分析情报以及帮助阻止能源需求激增。这一消息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