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6 18:02 原文链接: 伯格氏病的发病机制

  由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和血浆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增高以及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纤维蛋白原(fibinogen)等的异常,而患者血液中尚存在某些血液凝固性增高状态但这与发病的因果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在患者血清中发现抗动脉壁抗体以及构成人体血管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并且患者的淋巴细胞对Ⅰ型或Ⅲ型胶原有敏感性,还有HLA-A9和HLA-B频率常较高,故发病可能尚与免疫及遗传基因等异常有关。

  病变主要发生在四肢中小动脉,伴行的静脉可同时受累。肉眼可见动脉萎缩变硬,动静脉问有炎症性粘连,管腔内有炎症性血栓阻塞,呈节段性分布。同一条血管可有多处阻塞,受累节段间血管可正常。镜下观察病变初期呈全层动脉炎,周围组织有非特异性肉芽肿,其中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巨细胞浸润,伴有管腔内血栓形成。其后血栓开始机化,含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并与增厚的血管内膜融合。内弹力膜完整,中层有较多新形成的滋养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外层也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晚期血栓机化,中层收缩,动脉周围广泛纤维化,动、静脉与神经被周围致密结缔组织所包绕而形成硬索条,同一条血管不同节段可呈不同期的病理改变。静脉病变与动脉相仿。受累肢体可由于局部营养障碍而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指(趾)甲肥厚,皮肤萎缩,毛发脱落,晚期可出现溃疡和坏疽。

  由于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和进行性发展,故一条血管的不同节段内病变可以不同,而病变段间血管可以完全正常。早期病变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血栓形成,而内弹性膜和中层平滑肌尚完好;外膜中滋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则血栓机化,出现大量成纤维细胞,并与增厚的血管内膜融合;中层中出现较多的滋养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外层中亦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增生的结缔组织。在晚期,由于血栓机化,中层收缩,动脉周围组织纤维化,严重时与邻近动脉和伴行静脉以及神经均为结缔组织所包绕而成为硬索。静脉的炎性细胞浸润较动脉更为明显。电镜检查发现腰交感神经节和小动脉中胶原纤维弥漫性变性。

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致病“元凶”找到了!

记者1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一项研究发现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新机制,找到了致病“元凶”——多功能蛋白神经元导航蛋白2(NAV2)。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朱依谆带领博士研究生王冉,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风湿科主......

科学家发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能发病机制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或新生儿中的消化道急症,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发病机制不明确。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

NATREVMOLCELLBIO:揭秘自嗜体的秘密!

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稳态的多功能降解系统,胞质物质被隔离在双膜自噬体中,随后被输送到溶酶体,在溶酶体中被分解。自噬体的成熟的机制包括关键成分的翻译后修饰、细胞膜上肌磷脂类脂的空间分布、RAB蛋白动态以及......

Koebnerisin: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新角色

S100蛋白家族是小的(9-13kDa)钙结合分子,参与调控细胞信号、代谢和增殖。S100蛋白家族的一员,koebnerisin(S100A15),是一种天然抗菌肽,具有多种促炎功能,由位于1q21染......

CellStemCell:帕金森发病机制新见解

在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特定的神经元的死亡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问题和其他症状。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这些神经元死亡的原因。最近,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氏病中受影响的神经元实际上......

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青春期的大脑发育异常是否会埋下成年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种子”?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课题组对来自英美等6个国家20余所研究机构的超过1万例影像遗传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全脑全基......

霍普金斯大学拉尔夫·赫鲁班:癌症的发生只是概率问题

癌症早期检测无疑是当今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打下的基石,和对癌症中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科学家终于即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拉尔夫·赫鲁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

遗传发育所在小头症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WDR62基因突变是导致小头症的第二大主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WDR62降低会导致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减少,分化提前,并进一步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Xuetal.,......

Cell:李平平教授研究组发现2型糖尿病新发病机制及药靶

肥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发态势。据统计,中国拥有最多的糖尿病人群,且在逐年大幅增加。然而,目前有关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杂志发表了中......

我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新思路BTG1基因助了解发病机制

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