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1 11:47 原文链接: 兰州化物所电化学驱动器的变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超级电容器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可逆的电化学作用来存储电荷。这种电化学行为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该类器件被称为电化学驱动器(EC-actuator)。由于具有低变形电压、优异的变形能力、轻质和易加工等特点,电化学驱动器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MnO2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氧化还原赝电容材料,在电化学驱动器上有明显的潜在应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研究员阎兴斌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器件组装与储能机理的研究。最近,该团队制备了一种自支撑的MnO2/Ni双层电极薄膜材料。该电极在电化学充电放电过程中,展示出快速、大量和可逆的变形。

  通过分析电极的电化学数据和变形过程,发现该双层薄膜的变形和MnO2的电荷储存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使用原位原子力显微镜、原位拉曼光谱测试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发现:在电化学扫描过程中,MnO2材料的本征氧化还原赝电容行为(Mn元素价态的可逆转换),伴随着电解液中Na+离子的嵌入脱出,导致了MnO2微米球的可逆膨胀与收缩。这种体积变化,与非活性并且没有变化的金属Ni层对抗,引起了自支撑的MnO2/Ni双层电极薄膜电极的可逆变形。这与有限元分析仿真得到的结果一致,表明了机理研究的准确性。

  该研究实现了氧化还原赝电容性的MnO2材料新的应用,并且系统梳理了电化学电容器和电化学驱动器两种电化学器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该项工作对未来开发更优异的电化学驱动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近期在线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1806778)。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兰州化物所“一三五”规划重点培育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图片.png

图1. (a)双层电极的电化学测试和变形观测示意图;(b)不同扫速下的比容量和最大弯曲角度对比;(c)两种扫速下的电化学驱动过程照片;(d)弯曲角度和驱动变形量的统计。

图片.png

图2. 自支撑双层电极电化学驱动的机理展示示意图和测试、表征数据概括。


相关文章

电化学10大科学问题首次发布

近日,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CSE)首次发布“电化学10大科学问题”。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以及电能与物质之间相互转换及其规律的科学,并已逐渐发展成为跨越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科学(工程、技术......

电化学储能研究获进展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碳基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在电化学储能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s上。这种超薄的HEA层为无枝晶负极提......

苏州医工所在纳米碰撞电化学传感研究中获进展

纳米电化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测量界面的微观化,进而探索和调控纳米尺度下电荷传输和物质传递过程;而微观化引起的电化学限域和界面尺度效应将随之显现。纳米碰撞电化学是利用纳米材料和电极表界面的碰撞信号对纳米材......

兰州化物所摩擦起电功能材料研究获系列进展

界面的摩擦起电性质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通常高湿度的大气会加速摩擦起电过程中静电荷的传输和耗散,大大降低摩擦纳米发电机等器件在能源收集与自供电传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另外,环境湿度对界面摩擦电荷的产生、......

Science刊发生医学院张含悦博士等关于铁电化学设计的观点文章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和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的资助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含悦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学》......

超级电容器多孔炭首个国际标准正式对外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持,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电化学电容器多孔炭(简称电容炭)-空白详细规范,经国际电工委员会纳......

从被遗忘的公式中找到气候改变者

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重新利用有120年历史的科特雷尔方程来理解二氧化碳在受到电化学作用时发生的反应,目的是将气体转化为有用的产品。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经典方程可以帮助电化学家控制反应,创造出理想的产品,......

三代传承打造电化学仪器极致性能——上海三信吴旭明专访

——上海三信沛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原三信仪表厂)总经理吴旭明专访“三”可能是三信沛瑞的幸运数字:三代传承,专注电化学仪器三十余年,出口30余万件自主品牌的仪器。在中国制造双循环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欧美......

我国学者在人工驱动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松塔的超慢湿度响应机制(a-f)及仿生制备的超慢人工驱动装置(g)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35008、22125201、21972155、21988102)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

科学家利用电化学将碳转化为有用的分子

化学领域的一项联合努力产生了一种以积极甚至有益的方式利用二氧化碳的创新方法:通过电合成,它被整合到一系列有机分子中,这些分子在药品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该团队取得了一个创新发现。通过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