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5 20:26 原文链接: 加拿大研究: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增加或与蜂蜜有关

1906年3月11日发生在台湾嘉义梅山的里氏7.1级地震造成至少1258人遇难,是台湾有文献记载以来死亡总人数第三的大震之一。近日,《地震研究通讯》刊发文章《从历史记录解惑台湾梅山1906年里氏7.1级地震》的文章,首次揭示了这次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震机制,可以有效预测断层的破裂趋势,并推测余震的分布情况。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地震学家加深对台湾复杂断层系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供地震危险性评估。

1906年梅山地震造成1258人死亡,2385人受伤,并摧毁了6769栋房屋。地震后进行的实地研究表明,地震与梅山断裂的东西向走滑断层断裂有关。然而这一破裂是否代表地震的真实起源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相比这种强烈地震的常规现象,此处地表的破裂很短,且破坏和余震的范围被限于南北方向,而不是东西方向。考虑到这些现象的不一致性,台湾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决定对此次地震的相关历史记录进行重新解读。研究人员分别使用了台湾3个地震台的原始地震记录及台湾“中央气象局”帮助收集的历史文献记录。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原始记录为地震创建了新的人造波形模拟,借此来评估几种断层的破裂模式。模拟的波形数据揭示了P波和S波的首次运动(地震仪在地震发生时检测到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的差异,表明地震的机制可能不是纯粹的走滑破裂。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寻找了替代性的断层运动,来更好地解释数据的独特性。结果发现,最有可能的机制是一个以北东—南西方向为主的逆冲断层具有一个很小的右侧分量。这种独特逆冲断层破裂产生的地震恰好能够很好地解释梅山地震的震级和余震模式,二者的结果十分一致。(刘文浩)

美宇航局借助小卫星获得首张全球冰云图

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借助最新的小卫星技术首次成功获得全球冰云分布图,从而填补了一直以来无法直接探测冰云的科学空白。

通常灰色雨云是无法直接从云层中被识别的,尽管一般的卫星观测可以穿透云层并估算出其降水含量,但仍然不能识别云层中更小的冰粒,它们是形成大量雨云的关键。

NASA此次成功实现对冰云的直接观测得益于其最新研发的小卫星——“冰立方”实验卫星于2017年5月在国际空间站部署,旨在专门观测形成冰云的云层内结晶冰粒。冰云形成始于分布于大气上层的细小的冰粒,由于不断吸收水分,冰粒体积不断变大并变得越来越重,从而使得其下降至低海拔高度,最终这些冰粒由于过重而下落并融化为雨滴,但它们也有可能只停留在大气中。同其他云一样,冰云也影响地球能量收支:一方面它们反射或吸收太阳能量,另一方面它们阻止地球热量释放至太空,因而冰云就成为影响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关键变量。

NASA“冰立方”卫星此次获得的全球冰云图是一张3个月的冰云平均分布图,图中高亮区域代表冰云密度最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表明其下为强降雨区域。冰云借助大气强对流到达对流层顶部,而这种对流通常在地球热带地区最为强烈。

为克服普通卫星无法直接探测云层内部细小冰粒的局限,“冰立方”系列小卫星专门配备了亚毫米辐射探测仪,它能够弥补介于红外线和微波之间波长范围的探测空白。不仅如此,尽管“冰立方”卫星仅重10磅并且体积仅为一条面包大小,但却是一艘真正的太空飞行器,三轴姿态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超高频通信天线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张树良)

澳宣布建设南极首条全年通行飞机跑道

近日,澳大利亚外交部宣布,为了推动澳大利亚的南极计划,特恩布尔政府打算在戴维斯研究站附近建造一条全年可通行的飞机跑道。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位于南极洲克里斯丁海岸,是澳大利亚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该跑道是继澳大利亚在南极凯西科考站附近修建的“蓝冰”跑道后的又一举措。

冬季进入南极洲是困难和罕见的,戴维斯站的气温降至-40℃。这条新跑道将补充澳大利亚现有的威尔金斯机场的夏季唯一的冰跑道,并将在全年提供更可靠的南极通道,提高澳大利亚全年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霍巴特和南极洲之间建立永久联系将会增强霍巴特作为通往东南极洲门户的作用,使其成为南极国家将其业务基地置于塔斯马尼亚岛,更具吸引力。

作为南极洲的领导者,澳大利亚致力于最佳实践环境管理,该项目将接受广泛的环境和其他政府批准程序。这些评估将是透明的、协商的和严格的,包括满足1980年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法》和1999年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的要求。当天的声明,连同19亿澳元的破冰船RSV Nuyina,以及2018年预算中宣布的新的南极科学资助,都是特尔布政府致力于建设一个新时代南极的努力的一部分,同时,也巩固了其在该地区的长期利益。

对南极全年航空的调查始于2016年,是澳大利亚南极战略和20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澳政府提供了1000万澳元用于初步的现场调查,现在新跑道的成本将通过一个详细的商业案例来确定。澳大利亚是南极条约体系的坚定支持者,该跑道将支持未来的国际合作


相关文章

蜂蜜真伪鉴别技术新进展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标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粮食与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以下简称FAO/IAEA联合中心)在食品科技领域TOP期刊FoodChemistry(IF:......

PNAS:在朋友圈这个事情上,蜜蜂是认真的

8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周欣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与蜜蜂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蜜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共生肠道菌?而这个问题也是演化生物学上的一个经典难题。蜂蜜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健......

对肉毒杆菌的研究又有突破新发现可以挽救生命

昆士兰大学昆士兰脑研究所的FredericMeunier教授和MerjaJoensuu博士揭示了A型肉毒杆菌神经毒素(通常称为Botox)穿透脑细胞的精确分子过程。这种毒素是由一种高度致命的生物物质产......

保加利亚农业部制订供人类食用的蜂蜜要求条例

2023年1月16日,保加利亚农业部发布供人类食用的蜂蜜要求条例。该条例自在“国家公报”上公布之日起14天内生效。主要内容如下:(1)适用范围。该法规规定了供人类食用的蜂蜜的名称、成分、特性、标签、取......

研究发现入侵性蜂巢小甲虫的防治新分子靶标

11月28日,记者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蜜蜂及蜂产品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入侵性蜂巢小甲虫的防治新分子靶标。相关研究发表于PestManagementScience。武丽仙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发现蜜蜂及蜂蜜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极其相互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保护团队在患病蜜蜂中鉴定到多种病原真菌及真菌内病毒,同时在蜜蜂及蜂蜜中鉴定到多种细菌,研究发现了真菌-病毒、真菌-细菌及细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蜜蜂病原真菌及......

这种物质不仅可以美容还能治疗抑郁

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发现,在四个不同部位--不仅仅是在前额--接受肉毒杆菌注射的人报告焦虑的频率明显低于因相同情况接受不同治疗的病人。Abagyan和他的团队在数据库中搜索了与对照......

色谱发现潜藏在“3500岁”陶罐中的秘密

无论是在您的咖啡、谷物中还是在各种甜点的成分中,糖都是全球大多数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并非一直如此。在发现甘蔗之前,人们不得不用从蜜蜂身上采集的蜂蜜来满足他们的甜食。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发现表明养蜂业的......

研究揭示酿造成熟和未成熟蜂蜜品质与功能差异

蜂蜜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目前我国养蜂生产中还普遍存在“先取稀蜜后浓缩”的生产模式,所获取的未成熟蜂蜜水分含量高、品质差,需要浓缩加工,而加工过程不仅劣化蜂蜜品质,也给掺......

提升养蜂业装备现代化水平,蜂产业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2018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农办牧〔2018〕40号),中央财政每年拨付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助力特色畜牧业发展,推动养蜂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