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26 14:10 原文链接: 华人科学家Nature操控基因表达的新技术

  尽管人类细胞中有着大约2万个基因,根据细胞的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只有一小部分的基因表达开启,且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改变。要弄清楚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需要一些工具以同样短的时间尺度来操控它们的状态。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和Broad研究所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只需用光照射细胞就能够快速地启动或终止任何目的基因的表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2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助理教授、McGovern 脑研究所及Broad 研究所核心成员张峰(Feng Zhang)博士。其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设计新的分子工具来操控活体大脑。不久前他获得了美国生物医学瓦利基金青年研究家奖(Vallee Foundatio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该研究工作是基于一项称之为光遗传学(optogenetics)的技术,其利用了可以响应光而改变功能的蛋白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采用光敏蛋白可在光亮后几乎即刻刺激或抑制特定靶基因的表达。

  “细胞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会发生非常动态的基因表达,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所采用的那些扰乱基因表达的方法都无法追踪这样的动态。要更好地了解这些基因表达改变所造成的功能影响,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紧密地接近这些自然发生的动态,”论文的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脑和认知科学研究生Silvana Konermann说。

  能够精确地控制基因定时表达及持续的时间,可使人们更容易地弄清楚特定基因,尤其是那些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基因的功能。此外,这一新系统还可用于研究表观遗传修饰——人们认为其在学习和记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用光照射基因

  新系统由几个元件构成,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控制了DNA复制为信使RNA(mRNA)。第一个元件是称之为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TALE)的DNA结合蛋白。TALEs是可以按定制方式组装到一起结合所有DNA序列的模块蛋白。

  与TALE蛋白融合的是一种称作为CRY2的光敏蛋白,它自然存在于开花植物拟南芥中。当光照射CRY2时,它会改变形状,结合它的自然伙伴蛋白CIB1。为了利用它,研究人员操控将一种形式的CIB1与另一种或是激活或是抑制基因复制的蛋白融合到一起。

  在将所有这些元件的基因传递到细胞中之后,TALE蛋白会找到它的靶DNA并结合它。当光照射细胞时,CRY2蛋白会结合漂浮在细胞中的CIB1。CIB1携带的是基因激活子,就会启动DNA复制为mRNA。携带的是基因抑制子,则会关闭这一过程。

  一个光脉冲即足以刺激蛋白结合或启动DNA复制。研究人员发现每隔一分钟左右传递光脉冲可最有效率地获得持续期望时间的转录。在30分钟的光传递时间内,研究人员检测到靶基因生成的mRNA量上升。一旦脉冲停止,在大约30分钟内mRNA会开始降解。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靶向了实验室培养神经元及活体动物神经元中近30种不同的基因。根据靶向的基因以及它的正常表达量,研究人员将转录提升了2-200倍。

  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光遗传学发明者之一Karl Deisseroth(未参与该研究)说,这项技术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不同于科学家们传递工程基因,它控制的是自然存在于细胞中的基因。

  “你可以在精确的时间控制特定的遗传位点,以高时间精确度观察所有的事物如何做出反应,”Deisseroth说。

  表观遗传修饰

  基因表达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元件是表观遗传修饰。组蛋白化学修饰是一类重要的表观遗传效应物。研究人员证实,他们还可以通过将TALE蛋白与组蛋白修饰因子相融合来改变这些表观遗传修饰。

  人们认为表观遗传修饰在学习和记忆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好的方法来破坏这些修饰,尚未对这一机制进行深入地探索。新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来改变个别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

  张峰说:“我们想让人们能够证明特定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组中的因果作用。”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了一些组蛋白效应子结构域能够与光敏蛋白连接;他们现正致力扩大能够纳入到这一系统中去的组蛋白修饰子的类型。

  “这对于扩大我们能够控制的表观遗传标记的数量非常有帮助。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获得了一组组蛋白修饰,但我们和其他研究人员还希望能够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更多的组蛋白修饰,”Brigham说。

相关文章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CRISPR/Cas优势明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凯赛生物(688065.SH)、华熙生物(688363.SH)、华恒生物(688639.SH)、川宁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数据:ZFNs技术;......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与DNA损伤相关的145个基因“现形”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通过对近1000只转基因小鼠开展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研究为开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个性化疗法提......

关节炎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调控图谱,揭示关节炎风险位点的功能特征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增生,造成关节功能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受到影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趋势、2032年报告

2022年,全球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6亿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10%。市场概况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是一个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