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24 12:18 原文链接: 在线空气质量检测仪如何检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正常浓度的二氧化碳是没有毒性的,还能被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但由于人类活动带来了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危害也让社会警醒,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对各类环境的质量检测意识也是逐步加强。

 那么,市面上众多的在线空气质量检测仪,多使用的NDIR(红外)气体传感器,它是如何抓住哪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的呢?

NDIR(红外)气体传感器是一种传统的传感器,在传感器中,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通过测量单元,在测量单元中存在待分析的气体。NDIR传感器的主要部件是红外光源、测量单元(或光学通道)、光学滤波器和红外光电探测器。

当红外光线穿过CO2气体时,4.26㎛这个波段光线会受到吸收,吸收效率因CO2气体的浓度不同而有别,通过计算该波段的光线衰减即可得到气体的浓度,这就是非色散红外吸收原理。

测量方式使多参数空气质量检测仪LY-CM930无需接触其他物质,故可实现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长期稳定性。

 多参数空气质量检测仪LY-CM930是一款小型在线式环境监测系统,设备可以集成了诸多检测因子,基本满足化工安全、气象、林业、环保等领域环境检测需求。设备参数配置丰富,除了温度、湿度、气压、PM2.5、PM10、CO2这些常见因子外,可以拓展诸如CO、O3、NO2、SO2、TVOC、CH4、O2、氨气、TSP、甲硫醇、菌落数等参数,也可进一步拓展检测负氧离子、噪音、风速风向、雨量、光照这类指标。

设备具备小巧坚固特点,设备包括多项ZL技术,充分考虑检测漂移、零点修正、温湿度影响因素,确保设备在更广泛的领域稳定运行。


相关文章

“气候工厂”开工在即从“碳”的束缚中寻求解放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诱因,而实现碳中和的一个关键便是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通过绿化来实现固碳回收自然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手段,但是从现阶段的碳排放来看,仅仅依靠这个显然是不够的,于是乎人工固碳的思路......

一季度全国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一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一情况。他介绍,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来看,一季度,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公开征集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智能站房试点研究单位

为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智化转型,进一步规范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运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拟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智能站房试点研究。......

橄榄石或可用于制造负碳水泥

英国Seratech公司利用橄榄石这种储量丰富的矿物,制造出一种创新性水泥产品。研究团队指出,水泥生产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而他们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能吸收并利用二氧化碳......

橄榄石或可用于制造负碳水泥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Seratech公司利用橄榄石这种储量丰富的矿物,制造出一种创新性水泥产品。研究团队指出,水泥生产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

同步辐射技术助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反应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化桂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姜政团队工通过撰写综述论文,介绍原位/工况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在CO2/CO还原反应中跨尺度应用。相关文章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综述总......

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

名称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索引号000014672/2024-00149分类应对气候变化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生成日期2024-04-12文号公告20......

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展开

近日,我国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展开。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是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先后开工,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

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研究有了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应邀发表了关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介绍了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二氧化碳加氢的选择性调控策略、存在的......

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取决于土壤碳底物

甲烷(CH4)与二氧化碳(CO2)的相对排放量是探究气候变暖影响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理解CH4与CO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