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23 07:55 原文链接: 地震局专家称21市地震危险性评价已通过验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

网上误传的21城市断层带分布图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网站2011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

  3月20日开始,一则“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的报道见诸网络,引起各界关注,报道中消息的发布者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

  21日晚,徐锡伟通过人民网澄清此事,称“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确实已通过验收,但尚未正式发表,网上的配图也并非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分布图。

  昨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该项目研究室的研究员冉勇康向本报证实,地震局从未正式向公众发布过“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及分布图”,并说明这项研究的成果已向地方政府通报,以后会逐步以科学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

  3月21日,中广网援引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日前公布了我国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按照这些断层带的指示,如果建房时能够避开,就可以有效防震。据了解,这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早在7年前就开始实施。

  此外,有报道称,在前一日的某科普类电视节目中,徐锡伟曾表示,“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但报道中并未提及向公众公开此信息。

  ■ 调查

  “21城市断层带”项目已完成

  专家称一些具备实力城市亦开始研究活动断层带

  记者查阅发现,早在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徐锡伟接受媒体采访时已透露过“21城市地震断层带”一事,但未提及“正式向公众公开”。

  报道称,徐锡伟在采访时介绍,我国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日前完成。对21个大城市的109条疑似活动断层作出探测和评价,排除了其中83条原先认为的活动断层。

  冉勇康昨日表示,中国地震局确实开展过21个大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调查结果是与各个地方政府沟通的,主要用于给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以指导,避开活断层。

  他表示,政府根据此项研究成果,在今后建设规划中会要求避开活动断层,但早前因为没有发现已经建成的,也需要时间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目前为何没有公开“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及分布图”,冉勇康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研究结果主要是为政府的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为何针对21个大城市做活动断层带研究?冉勇康表示,当时是由该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和是否存在疑似活动断层来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实力做的城市都在开始做了。下一步要在地级市铺开,目前已有河北、江苏等省的一些地区开始投入此项工作。

  ■ 链接

  地质所公布地震火山分布图

  3月18日,地质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1年3月版的《中国地震与火山分布图》。图片用浅色带状标出了地震带分布,并用不同大小的红点,分别标出了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区,以及第四纪火山岩和火山口。

  冉勇康表示,这张图主要是告诉公众中国地震区域和火山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方位。重大项目则需要开展专项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该图只有宏观指导性作用。

  ■ 释疑

  1 何为活动断层?

  冉勇康介绍说,地震带只是一般统计规律中使用的,与地震断层带的分布有空间吻合的关系。断层带则是地球表层的一种构造现象,并非所有的断层带都是活动的地震断层带。

  徐锡伟在澄清中也提到,活动断层指“距今10~12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层”,常常是多次地震破裂累积、叠加的结果,是同震地表破裂和错动引起地震灾害的根源。

  2 为何研究活断层?

  冉勇康表示,大量的震例和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地震常是沿活动断层原地重复,发生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层带上就曾多次发生过类似大小的地震,所以要避开这些活动断层。

  据其介绍,每一次地震后都会有地震遗迹被保留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对地震遗迹辨认和年代样品采集,可以获得大地震的复发时间,评估未来大地震的危险性。

  研究出活断层之后就是为了避开它。冉勇康介绍,在一些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视不同的情况,要避开200米到300米等,但是通过现在对活断层研究的深入,汶川地震等震害调查获得的认识,只要断层定位准确,一般避开几十米即可。

  3 能否避开地震?

  徐锡伟回答提问时表示,并非避开活断层就是避开地震。

  冉勇康表示,地震灾害主要有两方面,一种是地震错位,另一种是地震波造成的晃动,地震错位造成的灾害是不可抗的,“活断层造成的错位可以造成山体、陆地的错位,更别提建筑了,这种是抗不了的灾害。所以要避开。”目前国家已明令要求校舍建设避开活断层,已建成的要搬离。

  对于地震波造成的晃动,冉勇康表示,只要按国家公布的抗震设防标准设计,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相关文章

日本制定灾害避难新准则充分考虑女性需求

   日本发生“3・11大地震”时,由于避难时间长,灾区避难所内没有女性专用空间,产生了很多问题。近日,日本政府集中了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女性的防灾、复兴准则,拟出台方便女......

专家释疑唐山大地震余震为何会持续36年

5月28日,在天津市区,感到明显震感的市民跑出户外躲避。 昨天上午,唐山发生4.8级地震,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这距唐山大地震已36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解释称,此次地震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院士称南京部分郊区不宜种菜土壤铬污染最严重

院士称南京部分郊区已不宜种菜重金属污染土壤,铬污染最严重,铅和铜次之只有干净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干净的食物,然而,现实不容乐观。粪便污染、烟雾、酸雨、灰霾天的多重夹击,让土壤深受其害,南京一些种植区由于......

广东仙鹅泉印尼地震时冒泡变浊曾感应汶川地震

广东龙门县“仙鹅泉”广州4月12日消息据广东省龙门县龙潭镇马岭村杨屋厦围村民马岭村治保主任杨惠明报告:昨天(4月11日)下午16点58分,该村民组居住地的一眼山泉“仙鹅泉”平时一直清澈见底的泉井突然变......

科学家称日本福岛核电站面临新的大地震威胁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4日消息,日本科学家日前发现,去年“3·11”大地震导致福岛地区的地震断层重新活跃起来,福岛核电站未来将面临新的大地震威胁。科学家对“3·11”地震海啸后福岛县地区的地壳震动进......

日本科学界反思如何重获公众信任

日本科学委员会主席大西隆希望科学界能为公共事务提供更多建议。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的9级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和核电站事故,给日本社会造成沉重打击,也严重挫伤了公众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信任。灾难之后......

新数据显示日本事故核电站周边海域铯污染严重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月5日公布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海域海水中放射性铯浓度的最新调查结果。这次提高检测灵敏度后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核电站以东约180公里处,铯-137活度最高达每升海水0.11贝克勒尔,远......

日本大地震扰动高层大气

今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扰动了最高层的大气《地球物理研究―空间物理》在线杂志发表文章称,科学家们发现今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不仅震动了地壳,而且扰动了最高层的大气。基于此研究,研究人员可能建立起一个新型系统,......

日本观测到附近海底地壳大变动

日本海上保安厅4月6日说,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地附近的海床随着地震向东南方向移动约24米,且隆起约3米。这是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的海底地壳变动记录。东日本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约130公里的海底......

核电站周边发现多具遗体因遭严重核污染难处理

29日,在仙台市一处被海啸毁坏的农田,工作人员准备做土壤辐射测试。日本警察厅29日说,截至21时,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11168人死亡、16407人失踪。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当天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