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9 13:51 原文链接: 太阳能无人机构建空中局域网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近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获悉,该院提出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来构建空中局域网的飞云工程,可实现对地和对海面用户大范围长时间通信保障。截至目前,飞云工程顺利完成了多架次自主飞行验证,成功开展了基于空基平台的通信应用验证,取得阶段性成果。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来源、在飞行过程中自主从外界获取能量、可连续飞行数天甚至数月的新型平台;飞行高度可达临近空间,具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超长、使用维护简便等特点,一定意义上具有“准卫星”特征,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据悉,航天科工三院研制的太阳能无人机在实现高升阻比气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无人机飞行控制难度,采用超轻高强复合材料机体结构,提升了无人机的抗风能力及环境适应性,采用高效能源动力系统,大大提升了无人机长航时飞行的任务可靠性。

  “通过各分系统的匹配协调设计,太阳能无人机凭借其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的突出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保障、遥感测绘、气象探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院长张红文说。

  张红文介绍,飞云工程利用太阳能无人机搭载空中局域网通信设备,可提供远大于地面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不受区域限制的“伴随式”网络接入服务,实现区域内用户信息互联互通,并为用户的IP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数据提供传输链路;可为难以架设基站的地区提供有效的通信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同时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地区通信设施受损的条件下,快速恢复灾区通信能力。


相关文章

2022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敦煌召开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永久名誉主席徐建中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带有长时安全储热技术,是新型电力系统中能......

科学家解决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寿命问题

2月17日,“90后”江苏小伙儿李崇文和他的博导鄢炎发在Science发表论文。这项关于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认为解决了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续航问题,使其实验室寿命超过3500小时,为当前的国际顶......

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人工环境节能技术研究室董凯军团队在相变蓄热材料强化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太阳能-热能......

微米级太阳能电池,在这所世界级大学诞生

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开发的一款超薄太阳能电池,整个结构只有2~3微米厚。传统的太阳能电池都比较笨重,像一块厚厚的板↓而这款超薄太阳能电池可不简单!MIT的研究人员打破常规,开发出一种可......

西工大在无限续航无人机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光动无人机(ODD)设计图。  目前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大量普及,已在灾害预警、智能救援等临地安防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大型无人机还能够变身空中巴士,......

四年一剑他们破解了一个无人机遥感应用难题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资环学院)定量遥感团队在“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并于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会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资环学院教授周纪为通讯作者,电子科技......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

新研发鸟型无人机可在密集环境急转弯避障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工程》最新发表一篇工程学论文,研究人员展示了他们成功研发的一个有翼无人机可以像鸟一样,在密集的城市和森林环境中急转弯避障。该论文介绍,虽然有翼的无人机在空气动力学......

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正在海口举行,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在今天举行的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论坛上表示,中国空间站将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杨宏介绍,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

提高三乘积,让可控核聚变走向现实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