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19 00:00 原文链接: 实验或揭开人类死亡率进化之谜

       近日,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仅仅发生在4代人身上,而且之前世代的幼年死亡率比现在的死亡率高了约200倍。

  目前,随着低死亡率国家在避免人类死亡方面取得持续的进展,大部分国家人民的预期寿命在增长,很多地方甚至已经超过了80岁。迄今为止,卫生和经济等因素对死亡率下降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人类死亡率延展性的观察还未被放置在一个广泛的进化背景中进行。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统计学研究所的Oskar Burger及其同事们试图通过对比各种人类种族死亡率进化剖面图来定量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和数量,他们使用现代狩猎―采集者――他们的生命史能够反映出过去世代的生命史――的死亡率数据,把近年来人类死亡率的下降放到了一个更广泛的进化背景中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30岁的狩猎―采集者与72岁的日本人的死亡概率相同――这让72岁成为了新的30岁。此外,与一些生活在工业化国家的人们的死亡率相比,狩猎―采集者的平均死亡率更接近人类活着的最近亲属――黑猩猩。

  然后,这组研究人员把人类的这种寿命的延长与在选择性繁殖成更长寿命的果蝇的寿命延长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人类长寿的能力是空前的。同时,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结果还提示死亡率的下降可能不是来源于基因的修改,而是来源于环境。

  并且,这种死亡率下降的情况大部分发生在1900年以后,只经历了大约4代人。

  这些发现挑战了现有的衰老理论,现有理论假定有害而可能致命的突变导致了生育年龄之后人类的死亡率的加速。而这组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额外的研究来理解是什么让人类死亡率具有如此的可塑性,并且检验这种可塑性的限度。

相关文章

科普开放日让孩子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我看到小蝌蚪了,在动呢!”近日,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人类精子库,30余名孩子聚精会神地看着显微镜,心中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里是我国首个人类精子库,也是目前我国冷冻规模最大的人类精子库。......

人类与ChatGPT合作设计采摘机器人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学家探索了人类与大型语言模型(LLM)之间不同程度的合作,借助ChatGPT设计并研制出了一款番茄收割机器人。相关论文发表于7日的《自然·机器智能》......

又是呼吸道感染!多国出现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

5月31日,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呼吸道病毒监测系统显示,今年春季以来,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美国各地区呈现高发态势,该病毒正肆虐美国各大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和儿科医院。6月3日,某三甲医院感染......

设计基因调控回路延缓衰老

人类的寿命与个体细胞老化有关。3年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破译了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机制。在确定了细胞衰老过程中遵循的两个不同方向后,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这些过程来延长细胞的寿命。据发......

青海省科技厅开展全省2022年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督导检查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先后赴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等9家医疗机构,开展全省2022年人类遗传资源审批决定书督导检查工作。督导组听取了各单位关于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伦理审查......

寿命最多延长20%!《自然》论文找到逆转衰老重磅线索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是所有生物不得不面对的过程。如何破解衰老过程的生物学机制、找到延缓甚至逆转衰老的方法,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问题。最近,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通过对人类和其余4种模式动物转录过程......

Cell:植物发出的音量类似于人类的语音

学术期刊《细胞》30日发表了一项全球突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录制并分析了植物发出的清晰声音,类似于爆米花爆裂的咔嗒声,发出的音量类似于人类的语音,但频率很高,超出了人耳的听力范围。此前研究......

超17万人数据显示:睡眠好的男性平均延寿5年

 高质量的睡眠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有益于身体健康,而最新研究表明,它甚至还能延年益寿。一项将在3月初举行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与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拥有良好睡眠的男性比......

研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寿命更长

从鼩鼱的两岁到弓头鲸的逾200岁,哺乳动物的最大寿命可以相差100倍之多。通过对近1000种哺乳动物进行分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与合作者发现,群居物种普遍比独居物种寿命更长,支持了社会组织......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何以实证人类演化史?

位于湖北十堰郧阳学堂梁子遗址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该发现是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之一,入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