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6 09:35 原文链接: 引力波探测启示:基础研究带科学发现来敲门

   春节期间,美国LIGO科学组织凭借一则“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微博、各大网站及传统媒体版面,一时间“引力波”这个往日里略显“高冷”的术语,竟成了普通人口中不断谈及的“潮词”。

  在各大媒体纷纷解析引力波的重要科学意义时,专家强调,引力波并不仅仅是探测宇宙天体过程的工具那么简单,它还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阿里计划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引力波其实还可用于研究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弱电相变物理等领域。引力波的发现不仅仅对引力物理作出了检验,另一方面也为粒子物理和基础理论提供了重要观测窗口。事实上,引力波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被很多人所忽视——“引力波与对撞机物理的互补”。

  常规的粒子对撞实验,就是拿一个个基本粒子对撞来产生新的粒子,但这样的实验不免受到地球环境和人类技术的限制。“引力波是大型的天体对撞等方式产生的,这如同宇宙中天然制备好的超大型对撞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蔡一夫说,因而它也成为科学家眼中用来检验粒子物理理论模型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爱因斯坦早在百年前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到今天其预言才得以印证。引力波探测的实验原理,其实几十年前就已出现,但遗憾的是,当时的精度不够、实验规模也有限,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而,蔡一夫指出,时至今日科学家才探测到引力波,并非单单是技术进步的体现,而是由整个基础物理研究发展所决定的。

  以LIGO此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为例,该引力波由黑洞并合产生,在探测前需要通过天文手段确定黑洞的存在及其并合的动力学过程。“可见这不仅仅是引力波物理的单方面成就,更是整个基础科学团队作战的成果。”蔡一夫表示。

  采访中,专家强调,科学发展本身有其规律,为了科学突破而突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蔡一夫解释称:“大多数革命性的科学突破都是偶然事例中发生的,而这背后的必然性则是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整个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员苏萌也对上述观点表示了认可,他指出,引力波探测十分困难,LIGO此次能够成功可谓“二十年磨一剑”。

  此次美国引力波探测,也引起了国内科学家的反思:为什么国内的科学研究没有获得如此重要的科学突破?

  事实上,我国的引力波探测项目也在不断发展中。原初引力波的探测是引力波领域研究的下一个重要科学目标,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筹建我国第一个搜寻原初引力波的望远镜。西藏的阿里地区被视为北半球原初引力波观测的理想地址。中科院高能所副研究员李虹说,初步打算将设备安装在阿里观测站,但未来还将在附近选取更高更好的观测点,“海拔越高、水汽含量越少,干扰就越小,才有可能找寻到原初引力波留下的痕迹,打开北天寻找原初引力波的新窗口”。

  原初引力波被苏萌视作下一个引力波的重要突破口,他表示借助我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国内的相关领域应当抓住发展基础科学的这一重要机遇期。

  虽然,目前美国是唯一一个探测到引力波的国家,但我国引力波探测项目与LIGO的观测频段不同,应用的技术也有所差异,专家认为,一旦我国相关项目探测到引力波,将实现新的科学目标。

  “我们现在努力地推动阿里项目,就是希望通过我们微薄的力量在中国建设起一个长期有效的基础科学项目。”蔡一夫说,“只有具备这份坚持和信念,那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才会敲开我们的门,而不是我们去敲它们的门。”

相关文章

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和引力波信号的共振探测高度可行方案

基于现有地球轨道高精度星地/星间测距、测月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轨道共振效应,实现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信号有效探测的高度可行方案。该方案整合现有测距、测......

国际科学家团队公布引力波背景辐射划时代发现

有一种东西,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它,但你周围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体,都因它慢慢地缩小和扩大。这是穿过我们星系的引力波产生的奇怪时空扭曲效应。经过15年的数据收集,现在,科学家们第一次“聆听”到了在宇宙......

“中国天眼”“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

“中国天眼”(FAST)再度迎来重大突破。利用FAST观测数据,我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6月2......

国际科学家团队公布引力波背景辐射划时代发现

有一种东西,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它,但你周围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体,都因它慢慢地缩小和扩大。这是穿过我们星系的引力波产生的奇怪时空扭曲效应。经过15年的数据收集,现在,科学家们第一次“聆听”到了在宇宙......

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

再获世界级发现中国天眼“看见”引力波踪影

在一场20年前就开始的国际天文竞赛中,中国科学家后发先至,仅用3年5个月就成功验证40年前的理论预言——中国天眼FAST通过对57颗脉冲星的监测,首次“看见”了来自深远宇宙的涟漪。6月29日,由中国科......

意大利引力波探测器因故障推迟重启

不久以后,物理学家将继续对天体物理学“怪物”——黑洞和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但是,3个探测器之一、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探测器(Virgo)目前却遇到了技术问题,将延迟其重新启动的时间。3年前,......

引力波频率研究显示中子星碰撞可能产生夸克物质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近期于越南河内举行的物质起源和星系演化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他们开展的计算机模拟显示,两颗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中可能包含以前从未见过的夸克物质的证据。在最......

紫金山天文台新成果,引力波居然有这种特质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研究人员利用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的引力波辐射特性研究核物质转变,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rgerandPostmergerofBinaryNeutronStars......

研究揭示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信号新特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86.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利用双中子星并合过程中的引力波辐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