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2 09:44 原文链接: 德国研发“无脸”识别挑战像素新底线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脸识别算法,名为FacelessRecognitionSystem(FRS),被译为“无脸识别”。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真的没有脸也能识别,而是这套系统能够通过模糊相片甚至被部分遮挡的图片来识别个体。

  趋于精准的“揣测”

  文章报道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发的无脸识别系统的学习过程是自清晰图片再到模糊图片的递进过程,也就是先提供一张脸部清晰的图片,然后降低其分辨率变为模糊图片,再由机器进行识别,当系统学习完成后就可以识别分辨率不高的脸部照片了。报道称,如果只提供一张脸部清晰的照片,那么这套系统辨识模糊图片时的准确率为69.9%,但是如果可以提供10张脸部清晰的照片供机器选择,那么准确率可提高到91.5%。

  即便是照片中脸部没正面对镜头,系统也能透过发型、服饰、体型和惯用姿势就能正确辨识,辨识正确率达83%。不过,当把欲辨识照片中的脸部以黑色方块完全遮住、且照片分别在不同场合拍摄,准确率降到只剩14.7%。

  这并非第一次科研人员对模糊照片进行人脸识别。去年,Facebook旗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推出了类似的识别系统。它利用提供免费及付费数字照片存储、分享的软件Flickr上4万张公开照片,让系统学习演算法学习辨识,最终的算法识别模糊图片准确率达到83%。研究人员称这种算法将为FacebookMoments照片应用提供帮助。后者可以对手机上的照片进行筛选,然后识别用户的Facebook好友。不过,由于可以识别没有人脸的照片,所以这项技术引发的隐私担忧同样值得重视。

  对于模糊照片的识别研究,我国科学家也一直在寻找突破,被称为“我国人脸识别之父”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德国研发的无脸识别技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他也在从事类似的研究。

  寻找罪犯踪迹

  与Facebook以社交便利为目的的研究不同,苏光大的研究更倾向于案件侦破工作。从2009年的郑州“317”命案,到2010年4月的云南景洪杀人案,再到2010年11月7日的内蒙古准格尔沙圪堵镇凶杀案,都离不开苏光大主持研究的人脸识别技术。

  而随着监控摄像头的普及,警方破案越来越依靠摄像头拍摄的证据。但是,“现在的监控录像拍摄的人脸图像分辨率比较低,所以给人脸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光大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侦破2009年重庆319枪击哨兵案时,重庆警方一直排查无果。因为在警方怀疑嫌疑人出现的监控录像中,出现的是一个蒙脸歹徒几秒内枪杀重庆沙坪坝一处部队大门哨兵,并夺走81-1自动步枪的场景。但监控录像头较远,所以不论如何截图,办案人员看到的始终是个黑色的影子,脸部细节难辨。于是,重庆警方求教苏光大。

  为了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重庆警方先让一名警察在同样的案发位置被监控摄像头拍摄,然后将这张截图发给苏光大,希望看看他还原的人脸与警方人员掌握的照片是否相符。“当时我看到的照片,人脸位置的分辨率大概只有3*4。”苏光大回忆道。经过一系列测算,苏光大先是恢复了眼睛的样子,确定了瞳距,并且粗描出脸部轮廓。再通过进一步处理,复原了人物的面部细节,经过比对,还原的人像与之前的清晰的照片几乎一样。

  有了这次测试,重庆警方才将周克华的视频截图发给了苏光大。经过精心处理,警方拿到了嫌犯的清晰图像,让这名眉眼冷峻、唇角向下透着狠劲儿的男子现出了原形。

  抽丝剥茧

  接受采访时,苏光大给记者一张几乎看不出人影的图片,图片中几乎只有黑白两色。这是苏光大接受的另一案件的监控录像照片,他立刻指出了人脸的位置,并放大图片。只是,在记者眼中,照片依然是白茫茫一片。在接下来的说明中,苏光大从“白雾”中定位出眼睛和下颌的位置,进而像在周克华案件所做的一样,还原人脸细节图。

  “这套人脸识别技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定位,技术难点也是定位。”苏光大一再强调。因为在一张像素极低的图片中,如何确定眼睛的位置至关重要。在人脸重建之前,系统经过了一系列的学习。“首先,我们先选用人脸的高清图片,再将它处理为模糊图像,也就是下采样。”苏光大介绍说。然后让系统测算出人眼和下巴的位置,实现三点的精确定位。“我们会让实际模糊图像与高清图像形成的模糊图像进行匹配,寻找到一个一个的相似点,再将相似点对应的高清图像块逐次进行重建,最终形成完整的重建人脸。”

  之所以先确定瞳孔与下颌的位置,是因为三点定一面的定位准确性,由此带来了人脸图像归一化处理的准确性。

  现在,苏光大已经将具有人脸重建的人脸识别软件“傻瓜化”。只要不是像素极低的情况,操作人员只需要按照流程打开软件,将需要识别的照片上传,再点击重建的按钮,就可以得到复原图像,然后这个图像会在已知的人脸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找到的关联图像会按照相似度排列。操作人员则可以根据其他线索进一步确定嫌疑人。“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全国5个公安厅局进行应用。”苏光大自豪地说。

  挑战新难度

  不过,苏光大也表示,因为不清楚德国研究人员识别的是清晰图片的下采样还是实际场景模糊的图片,所以不好判断他们的技术实现的程度。

  对于人脸识别的未来,苏光大有着自己的目标:“现在的人脸识别几乎都需要正面图片,所以下一步我们要继续研发如果拍摄到有角度的人脸如何识别。”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经过努力,苏光大只能够将30度水平转动角的人脸成功识别,而这也是建立在人脸3D建模的基础上。

  而且,为了让识别速度更快,苏光大还创立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让人脸图片在检索时的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今年年底前,苏光大还打算再进行一次专家评审会,评审会通过后就将这套面向基层应用的人脸识别系统正式推出。

相关文章

AI人脸识别新启发,低维纳米线红外传感系统

红外(IR)光电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因此近年来引起了相当大的研究关注。对于纳米级光电探测器和图像传感器而言,光敏性是越来越重要的设备性能参数,因为它决定了最终的成像质量和对比度。但是,最新的基......

大数据结合人脸识别无感人员防疫系统用科技防疫

2月20日,记者从孵化自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初创企业视语科技获悉,为加强对园区内复工企业、复工人员的健康监督管理,确保生产、防疫两不误,视语科技于近日推出无感人员防疫系统。该系统可整合人员行为数据、健康数......

推动国标制定!27家企业入选国家标准人脸识别工作组

从中科院旗下人工智能(AI)创企云从科技获悉,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上,云从科技与腾讯、阿里巴巴、商汤科技、小米科技、平安科技等27家科技企业入......

自动化所在人脸识别研究中取得进展

些年得益于网络架构、训练策略以及人脸数据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提升,越来越多地被推广到安防领域,延伸出考勤机、门禁机等多种产品,产品系列达20多种类型,可以全面覆盖煤矿、楼宇、银行、军队、社......

虹膜识别“虽迟不晚”

大约8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还在担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时,对他的学生侯广琦说了一句话:“如果想让虹膜识别变得更好用、应用领域更广,一定要结合人脸实现虹膜人脸融合识别。”侯......

全球人脸识别性能一年内提升80%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日前公布了有“工业界黄金标准”之称的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结果,中国团队“霸屏”前五。其中,依图科技(yitu)以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

网约车派单前将用人脸识别技术审查

记者11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由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将严格督促企业强化运行风险管控,在派单前应......

中国高铁又一个重大升级:车票再见

  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出手!以后全国的高铁都支持刷身份证乘车,从此和纸质车票说再见吧!高铁车票“无纸化”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

清华大学校园参观今夏起须网上预约

  6月29日,清华大学公布入校参观新规——从今年暑期开始实行校园参观网上预约,并配套推出微信预约小程序、人脸识别等多项举措,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秩序、改善参观体验。据悉,预约系统将于......

探访湖北省电子院实验室电子产品“体检”大揭秘

安防系统的摄像头是否达标?手机通话有没有杂音?消防灭火器筒体强度是否合格?……6月4日,“质监技术机构媒体行”活动走进湖北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实地揭秘电子产品是如何通过严格的“体检”走进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