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09 11:27 原文链接: 我国科学家攻克“棉花癌症”黄萎病

  记者10月8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历经我国农业科研人员26年潜心研究完成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这一科研成果结束了我国棉花不抗黄萎病的历史,对保障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被称为“棉花癌症”。中科院院士朱玉贤、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等棉花领域权威专家表示,上述科研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抗黄萎病鉴定、检测技术和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选育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课题主持人、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戴小枫介绍,在多年的攻关中,课题组科研人员突破了以往田间抗黄萎病鉴定缺乏可有效利用的抗原和抗性快速检测技术难题,创建了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病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我国第一个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种质“中植372”;以“中植 372”为骨干亲本,培育出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系128个,选育出国审棉花品种7个、省审棉花品种6个,培育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第一个抗黄萎病、对枯萎病免疫和高抗棉铃虫的“三抗”棉花新品种“中植棉2号”,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中植棉2号”先后成为农业部和多个省的主导种植品种。

相关文章

棉花产量、品质关键基因被发现,棉花改良理论基础已奠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优质育种创新团队鉴定到参与调控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关键基因,进一步阐释了陆地棉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间负相关的遗传基础,为棉花多性状协同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发......

10年4发《自然—遗传学》为回答这个“灵魂拷问”

201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华中农业大学棉花团队带头人、教授张献龙把博士一年级学生王茂军叫到办公室,对他提出了一个“灵魂之问”:“棉花是个异源四倍体,有两套不同来源的亚基因组,它们究竟是怎么调控纤维发育......

棉花怎么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棉花究竟怎么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近日,《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ReviewsEarth&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研究中心棉花布局与低碳生产技术创新......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遵循团体标准关注碳排放

中国可持续棉花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丰收。10月8日的新疆天山南麓,联排成片的高标准棉田在无人机喷洒过脱叶剂后,朵朵洁白的棉花俏立枝头,等待大型采棉机采撷归仓。在新疆机械化植棉日益为大家所熟知的今天,可持......

研究发现棉花脱叶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和棉花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合作揭示了棉花叶片脱落的表型变异规律及其遗传机制,对提高棉花脱叶效率和培育机采棉品种具有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尖......

种子包衣剂对棉花种子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病害防控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揭示了种子包衣剂对棉花种子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机制,为合理使用和改良种子包衣剂......

研究发现新型陆地棉雄性不育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野生棉研究课题组联合国内高校发现一种具有野生棉遗传背景的新型陆地棉不育系,并对其花粉败育机理开展了相关研究,该研究结果为野生棉远缘杂交创制新型不育系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提供......

新型彩色纤维棉花创制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成功将甜菜红素在棉花纤维中富集,创制出纤维粉红色的棉花,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多类型彩色纤维棉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

“从种子到衬衫”的全产业链闭环

 新疆棉田。国棉联盟供图接近年底,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海南好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好棉集团)董事长王进华和联盟副秘书长黄群还在海南忙碌着。自从今年3月好棉集团作为联盟实体化运行机构成......

研究揭示棉花异源四倍体重复基因组的进化分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方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在全基因组水平探讨了四倍体棉种的多倍化、适应性进化与驯化,揭示了棉花多倍化及人工驯化过程的遗传变异基础,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