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6 14:22 原文链接: 我国计划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随着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即将到期,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已连续实施两轮,覆盖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投资经费近200亿元。

  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新中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草原生态治理措施,对于根本扭转草原生态退化趋势、实现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草原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草原退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牧民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计得到改善,牧民的放牧饲养行为有了较大转变,草地畜牧业结构和功能持续向好转变。

  基于过去10年对草原牧区牧户的系统调研,综合国内各主要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标准单一、标准偏低,不能反映禁牧或减牧后牧民收入减少的问题;草原生态补奖主要按面积或人头发放,奖惩补助的激励作用体现不够,尤其是激励减畜作用不足,补偿实施后许多地区草原载畜率不降反升,超载过牧仍是普遍现象;牧民非牧就业渠道窄,转产或兼业就业难,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牧民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生产和生计风险;基于自然和市场风险等,牧民形成了以超载为主要应对行为的自我保险策略,因此,如何推动和激励牧民自主性减畜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取得实效的关键。

  因此,提出政策调整建议如下: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长效机制。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是一个长期性的艰巨任务,试图通过短期的补偿性项目全面实现预想的减畜目标和草原保护恢复目标是不现实的,必须长期坚持、持续发力,才能取得成效、不断扩大和巩固成果。草原牧区的经济欠发达性和生态保护效益的外部性决定了由国家政府和相关省区进行生态补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长期延续性,根据实际需求科学核算和合理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建议在现有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至少1倍的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建立和完善直接通畅的补偿资金转移支付体系,确保补偿资金按时足额补偿到位。

  积极开展重点草原地区草原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保护修复生态。严格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建立以有效激励牧民保护草原积极性为中心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牧民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的直接相关人。牧户的参与、感知、态度和行为是决定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因此,要在深入开展牧民应对风险下放牧和生计行为研究、鼓励牧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调动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撒胡椒面,该补就补,应补才补,变普惠式补贴为激励性补助。利用3S、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提高草原监测监管能力,将严格监管和牧民主动积极保护协调统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变个体生态保护为社区或群体生态保护。

  探索“以保代补”的政策转变,推动实施草原畜牧业干旱指数保险。当前迫切需要加强草原畜牧业指数保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不同草原区的适用保险产品设计和推广,加强牧民保险知识培训和购买意愿引导。建议将20%的草原生态补奖资金转为草原畜牧业指数保险资金,建立市场化的草原生态保险制度。

  发展新型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建立冬春季饲草料存储和保障体系,科学应用补饲技术,有效减缓气候风险对牧户生产经营的波动影响,提高牧户饲养水平和效率。发展天然草原节水灌溉和优质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建立区域、县域和牧户多层级、“饲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连锁”的饲草料储存和运销服务体系,提高保障能力;建立草原旱灾和雪灾等灾害预警体系,提高灾害和饲草料短缺预警能力。建立合理有序的草地流转市场和制度,逐步走向规模化现代经营。拓宽牧民生计渠道,提高牧民非牧就业能力,在不降低牧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帮助牧民转变生产方式,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生产经营。建议多措并举培训提高牧民非牧和兼牧生计能力,加强牧民非牧经营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引导和帮助牧民进行多元化生计选择,实现牧区良性循环发展,推动牧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通畅的草原保护利益相关者信息反馈协调机制。建议重视和构建由研究人员、决策者、牧民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生态—经济—社会—政治”信息反馈机制,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草原生态保护上的目标明确、信息通畅、决策准确、行动一致,以信息促保护。加强放牧生态等相关科研创新成果和知识的推广和培训,不断提高牧民对可持续放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感知和认识。加强草原气候风险和生态状况等监测技术和系统的网络化建设,提升及时实时反馈支持决策部门和服务农牧民的能力。加强对下一代牧民的科学放牧意愿、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解决未来谁放牧的问题。

相关文章

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在广西桂林举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牌匾。据了解,此......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加强水生态保护,尊重自然规律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评分细则》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

最新!生态环境部公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名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索引号000014672/2023-00128分类其他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号部令第30号主题词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生态环境行政......

国家林草局发文:10年以上生态站的老旧仪器改造升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加快生态站建设,完善站点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强化数据应用,优化管理服务,增强支撑能......

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汉中举行

5月6日—7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

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汉中举行

5月6日—7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

审议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国环境报报讯4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排污单......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市级典型案例分享

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在深圳组织召开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部分试点单位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介绍了智慧监测优秀案例,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