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1 10:21 原文链接: 我国首次启用蝴蝶监测环境或能预警极端天气

  在众多生物中,蝴蝶被公认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物种之一。近年来,我国雪灾、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从长远看,这些气候变化现象或许可 以用生物监测来预警。近日,环保部首次启用了蝴蝶监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有着“蝴蝶教授”之称的李朝晖近日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指 出,蝴蝶群类已经在地理分布范围、生活史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

  技术符合国际标准

  环保部这次启动的首次全国蝴蝶监测,覆盖国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之所以选择蝴蝶作为监测对象,是因为蝴蝶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超过鸟类和其它昆虫,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灵敏性环境变化指示生物,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指示生物的最佳代表,此前已经有欧洲、北美的相关国家采用蝴蝶监测的方式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

  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李朝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随着国内城市化现象的不断扩大,自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蝴蝶是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某种蝴蝶对应某种植物,一旦某种植物消失,则以此为食的蝴蝶也会消失不见;还有一种说法,因为蝴蝶是变温动物,不能调节自身体温,所以对气候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李朝晖说,环保部之前采用鸟类、两栖动物进行监测,现在时机和条件成熟,蝴蝶就能派上用场了,这一技术完全符合目前国际通用准则。

  “我们从2009年开始与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合作,率先在国内启用蝴蝶监测。”李朝晖表示。

  或能预警极端天气

  据有关学者介绍,蝴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气候要素间的稳定关系,为其生命发展、进化、生存和繁衍奠定物质基础。通过分析蝶类种群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其动态、趋势等,监测和预警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从生物层面上科学地反映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作用。由于近年我国雪灾、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因此从长远看这些气候变化现象或许可以用生物监测来预警。

  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专家指出,我国一直缺少野生动物长期监测数据,现有生态监测体系也多为对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等的监测,野生动物监测也多被边缘化。

  鉴于气候变化影响可能有滞后效应,只有建立包括动植物学在内的多学科长期监测站点,或在现有的监测站点中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将野生动物监测纳入国家监测体系,才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长期的监测数据。

  因此,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在不同层面上对野生动植物影响机制的研究,提早调整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措施。

  市民也可全程参与

  事实上,20世纪50年代初,国外就将蝴蝶作为一种环境变化及优劣的指示动物,对蝴蝶进行长期系统检测起源于英国,开始于1976年。首个具有统一标准、大规模的监测计划是英国蝴蝶监测计划,其旨在通过长期监测蝴蝶的种类与数量来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目前,已有众多的蝴蝶监测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均有大范围的蝴蝶监测项目正在实施。

  如今,李朝晖教授正在筹建“江苏蝴蝶监测网”,并与环保部对接。网站除了介绍蝴蝶、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会提供给市民参与环保的新途径。例如:市民可以自己设计路线,定期观察其间蝴蝶的变化并上传到网站。“日积月累,我们的监测会越来越细化,得出的环境变化结论也会更加精确。”李朝晖说。

  几十年来,我国在蝴蝶领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多是在分类学方面,蝴蝶多样性及生态学方面研究较少,更缺乏长期的蝴蝶监测工作。同时,有关蝴蝶种类组成、分布与种群动态的监测工作也是刚刚起步。尽管陕西和江苏省分别在秦岭地区和南京地区开展蝴蝶监测工作,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完善的蝴蝶监测网络,整个监测处于分散和不规范的初级阶段,未形成可直接应用于蝴蝶监测的完整和成熟的技术体系。

相关文章

动物所揭示外来动物和本土动物面对极端天气的响应差异

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威胁。探讨两者之间的互作过程和联合风险,对制定外来种防控和本土种保护策略至为关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气候变化不仅仅指平均温度或降水的改变。近年来,频次和强度......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如何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在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气象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9月2日,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高峰论坛之一的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热浪与暴雨交织,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成“新常态”?

或许很少有人像雷切尔·贝兹纳·克尔(RachelBeznerKerr)一样,在今年如此频繁地感受着极端天气事件的残酷。克尔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名社会学家,在非洲马拉维的农业社区中工作。今年春天,马拉维......

气候变化引发粮食危机?专家:对中国粮食供给影响有限

“气候危机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国际经济商业网站17日这样担忧地称。据报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正考虑禁止绝大多数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日前宣布该国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与......

筑牢防灾减灾坚固防线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高温和强降雨天气。持续的极端天气,不仅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也对能源保供形成挑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未雨绸缪,精心准备,提前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夏季是极端天气多发季节,今年更是不同寻常。当......

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及以上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6月13日16时3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4日至17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及以上,请注意防范。图片来源: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

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地震预警平台正式上线

5月12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地震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实现地震预警触达。据了解,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数达13.132亿,通过微信推送地震预警具有覆......

大气所关于热穹顶环流的研究获进展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热浪、强降水、干旱等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021年6月底至7月初,一场强劲的热浪席卷北美西海岸,造成部分地区温度相比于常年同期高出16-20℃。“热穹顶”是此次高......

官方: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处置能力建设

随着中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如何巩固防控成果成为重点。中国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16日在北京表示,官方将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处置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能......

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4米?气候模型发出新预警

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4米?一个最新发表的气候模型发出新的预警。2023年2月15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最新的气候模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