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3 14:57 原文链接: 抗肿瘤方面细胞实验心得

养细胞1年多了,走了很多弯路,我从我曾经的疑惑或者犯的错误出发讲起,能够让部分人少走点弯路,那我就知足了。


我之后的实验方向与细胞实验基本无关了,所以此时写点心得也是对自己的总结。


因为多是个人总结的经验,难免有错误,请多见谅;


个人的经验也离不开曾经别人的指引,需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及坛友。
我最初养细胞时,实验室并没有储备课题所涉及的细胞,所以最初筹集细胞占用了较多时间,我首先想讲一下细胞的运送;

1、寄运细胞或者接收细胞,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果是让其它实验室寄运细胞,或者寄给别人细胞,细胞应该如何处理是主要考虑的问题。假设细胞在途中要经过48小时,那么可以待细胞长到50%的密度时处理细胞,即将细胞培养瓶内加满培养液,拧紧瓶盖,用封口膜封紧瓶口;然后将培养瓶放进泡沫盒,用纸或泡沫将盒内空间填满,使培养瓶不能随意移动。同时将泡沫盒钻上几个孔,使空气可以流通。


        因此要确定准备好以下物品:透气的细胞培养瓶;封口膜;足量的培养液;放细胞培养瓶的泡沫盒及填充物;


        除了细胞的处理,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跟快递公司人员联系,要上门取货(大多快递公司都可以,顺丰确实算是好些;近来觉得韵达速度也很快)2)时间安排(细胞处理尽量安排在下午,因为快递公司一般来说都是晚上统一发货,要是早晨处理细胞交给快递公司,细胞还没上路呢,就已经在培养箱外待了一天);


        接收细胞就容易多了,提前准备好细胞培养用耗材及培养用液就可以了,紫外灯先打开,收到细胞将培养瓶中大部分培养液吸掉,留下4-5ML培养液(针对25cm2的培养瓶);培养一天后,观察细胞状态,确实是传代还是换液。


        总而言之,运送细胞讲究两点:1离开了培养箱要防止被污染2尽量缩短细胞不在培养箱的时间,不然时间过久细胞长满脱落就没得救了。



2 要讲的是MTT试验,这个纯粹讲个人经验,因为我本身的考虑可能就是错的,所以非常欢迎提出疑问以及批评指正。


        1)细胞的铺板:以96孔板为例,做细胞实验的同学看文献可能注意到,有较多的文献中提到细胞接种数量是5000个/孔;最初我也是按照这个数量来铺板的,实际上这个接种数量偏高;假设给药时间是48小时,发现空白对照孔中会有细胞无法贴壁,因为太满了,被挤出来了。如此,则会因为接种密度原因,而不能准确反映细胞的正常生长情况及给药组作用情况。即使是给药时间为24小时,仍然会出现类似情况。


        因此,我后期实验中接种细胞数量为3000-4000,如果是药物作用48小时,最好是3000cells/每孔,空白对照孔细胞在加MTT前也就刚好长满,后来才发现别人也很多按照这个数量接种的,只是提醒需要注意,不要盲目的按照5000这个密度,还有的是10000,基本上不靠谱。


        很明显,接种细胞数量太少也不好,太少的话SD值会很大。


        还有的人根本就不计数,经验主义,一个25cm2培养瓶细胞长满铺一个板;经验当然是有用的,但在这里就明显不合理了,刚才提到MTT实验对细胞的数量要求相对较精确;另外,如果你是铺几个板,都这样做,本来每个培养瓶细胞数差异就不小,因为你传代时做不到等量,就这样直接铺到板上,不同板之间又有各组药物的对照实验,那么得出的OD值还可以比较吗?所以计数是必要的。


        2)给药:对于水溶性药物就不讲了,只讲难溶于水,而且虽然溶于DMSO,但向DMSO加水后也会析出的药物;有人是这样做的,在EP管中用DMSO溶解药物作为母液,然后用细胞培养液将母液梯度稀释成各个浓度,药物有析出,成结晶了,可能都沉了,严重不均一了,这浓度就没法衡量了;


这样做的人,也想过不合理之处,但又没有查到好的办法,所以将就着做了,其实差多了,有效的药物也做成无效的了。


还有一个错误容易犯,DMSO母液用培养液稀释10倍后是不可以作用于细胞的,因为这样DMSO占的比例是10%,本身毒性就很大;我曾经单独测过DMSO对细胞的毒性,1%确实基本无影响,但5%以上则是影响特别大。现在做个假设,用DMSO稀释母液,而非用培养液,在EP管中用DMSO梯度稀释药物成各个梯度浓度,然后直接加到含培养液的96孔中,假设96孔中培养液为197微升,那么加药的体积只能是3微升或者小于3微升。我觉得可以这么做,操作会更麻烦,难度上稍大了点,但不是不能做。对于没有一点亲水基团的药物,我就是这样做的。


有些药物常温下难溶于水,可能加热溶解性会很好,由于专业涉及面不同,很多人会忽略这方面。开始做阿霉素时就没注意到,后来听企业人员说加热到55℃可以很好的溶解,按此法溶解效果很好。


另外我认为,对溶剂进行优化是进行难溶性药物实验要学习的一个方面,找到加水后药物不析出的药物溶剂,可以是有机溶剂,也可以是制剂中用到的辅料;对于已经上市的用于注射剂的阳性对照药,肯定有办法,像顶顶大名的紫杉醇,其实就是用吐温80和乙醇。


3 细胞的消化前几天到学院路玩,两个人说到养细胞,一个说是细胞养的越久越容易消化,另一个说是细胞养的越久越难消化;谁说的对,我不确定;但多数人消化没有一惯的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消化细胞,主要说两个因素:胰酶的活性(胰酶的品牌及已经使用的时间,反复冻融的次数等),消化的温度(包括加入胰酶液的温度和培养器皿外环境的温度)。


为了保持一惯性,建议如下:1是胰酶分装2胰酶的温度和环境温度一惯性


不要小瞧了这般,可能遇到难消化的细胞时,就表现不出自己是个养细胞的人了:都不知道把胰酶融化后多放在37℃几分钟,也不知道将将细胞转移到培养箱消化,也不考虑自己的胰酶已经反复冻融了多次。当然也可能有些人养了一年或两年细胞,从没碰到难消化的细胞。
如果这样也不行,利多卡因(5ml装利多卡因+7.3mlPBS)方法也是可以用的,当时养RAW264.7中途碰到消化不掉的情况,利多卡因这个方法是院里老师传授的。其实网上搜也能搜到,但比较麻烦,因为网上可能众说纷纭,你不可能试了一个又一个。明显经验是很重要的,如果没人带着做实验,自己很容易乱放炮,不得要领,这都有体会。


4 悬浮细胞的培养根据常规培养悬浮细胞的教程来看,培养过程要比贴壁细胞容易;我最初拿到K562细胞时,我问及注意事项,其中一个是如何判断细胞长满?对方说培养液变黄时就可以换液或者传代了。我觉得不怎么合理,但又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开始几天就这样养的,同时查找资料寻找更合适的方法。当时没事喜欢发贴子。通过小木虫的求助,得到了较满意的答复,并且按照这个建议一直做下去,发现是挺可行的。
接种密度控制在1-3×10^5cells/ml就可以,有时0.2-0.5×105cells/ml的低密度接种也是可以的,不必把密度接种很高,这样影响细胞的生长,也增加培养基的消耗和人工。当细胞的密度增加到6-10×10^5cells/ml时(通常用72hrs)就对细胞进行传代。维持低细胞密度是非常好的办法。经常计数,是掌握细胞生长规律最好的办法。
先写这些,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

成本降至1/10!印度版CART疗法来了

印度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生产一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方法——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简称CAR-T疗法)的本土版本NexCAR19。CAR-T疗法由美国首创,主要用于治疗血癌,并在过去几......

研究揭示抗原递呈型中性粒细胞的抗肿瘤潜能

3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高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力,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prof......

河南拟新组建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附名单)

近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拟新组建的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公示期为2023年12月19日至2023年12月25日。这四家实验室分别是:河南省环境友好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营养与健康所发现内源ZRNA形成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新功能

11月2日,《细胞报告》(Cell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完成的题为TriggeringendogenousZ-RNAsensingforanti-tumo......

徐兵河院士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团队落地深圳

7月30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团队项目启动会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召开。作为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CART细胞体内疫苗触发免疫系统参与,避免肿瘤逃逸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已经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是对实体瘤,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供CAR-T识别的抗原不足。一方面肿瘤的高异质性使得并非所有的癌细胞都表......

关于长寿哺乳动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在适应性辐射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演化出较高的多样性,包括从最长寿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寿命长达200余年的弓头鲸。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类群如裸鼹鼠、弓头鲸、大象和蝙蝠等,展现出长寿命、抗肿瘤的特点,......

我国科学家研发纳米囊泡传递抗体增强的抗肿瘤免疫力

CD47/PD-L1抗体组合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但其也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而影响临床疗效。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研发聚合物纳米囊泡,用于递送CD47/PD-L1抗体,增......

CellRep:科学家识别出具有新型抗肿瘤活性的特殊蛋白

理解癌症是如何发生的对于设计有效的个体化癌症疗法至关重要,多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知道,癌症始于某些类型基因的突变,这些类型的癌症基因之一就是所谓的“肿瘤抑制子”(tumorsuppressors),当正......

全球首个!这个抗肿瘤新药获批临床

日前,奥赛康(8.83-0.45%,诊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江苏奥赛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赛康生物”)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下发的注射用ASKG915临床试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