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9 12:25 原文链接: “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近年来,位于安徽省的巢湖多次出现藻类水华大面积分布现象,对水源水质甚至周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

近日,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召开了环巢湖水质监测系统改扩建工程和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模拟分析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巢湖”)项目(四标段)验收会,该标段项目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地湖所)科研团队承担。

南京地湖所研究员段洪涛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参与的‘数字巢湖’项目从中标到验收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可谓任务重、工期紧。之所以能让技术在短期内落地转化,主要归因于研究所之前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积累。”

从“水专项”说起

段洪涛介绍:“南京地湖所最早介入巢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并在80年代末主持了巢湖富营养化“七五”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2006年至今,南京地湖所主持了‘十一五’至‘十三五’巢湖3个水专项项目及6项课题,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十一五”期间,南京地湖所承担的“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主要针对巢湖东部饮用水源区的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频发、威胁供水安全的问题,利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蓝藻水华灾害防控等技术,改善了水源地水质,保障了湖泊水源地供水安全。

其中,在化解2010年夏季巢湖水源地因蓝藻水华引起的供水危机中,南京地湖所科研团队将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智能拦截—高效无害打捞等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与设备,该技术和设备还在其它流域得到推广使用,获得显著成效。

此次段洪涛等人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课题是“水环境目标水质管理平台集成技术巢湖流域验证应用与推广”,课题组研制出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模型、基于流域水情工况的入湖污染负荷削减动态优化等关键技术,在地方“数字巢湖”项目中进行示范应用,先后研发出“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模拟分析平台”和“农村流域面源网格化管理系统”。

水体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为什么网格化管理平台没有针对点源污染?段洪涛解释道:“受益于‘水专项’等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合肥市近年来对环巢湖环境的大力整治,巢湖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治理,因此我们具体关注了面源污染,希望对巢湖流域村庄居民面源污染采取有效的治理示范。

为此,段洪涛带领南京地湖所巢湖“水专项”课题组提出“湖体治标、流域治本”的巢湖信息化建设思路,提升流域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希望促进流域水环境“标本兼治”。

“前期工作也有了用武之地”

蓝藻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治理起来难度很大。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曾多年深受蓝藻水华影响。那么。在湖泊水环境未根本好转前,如何实现水环境监测预警,防止“太湖水危机”类似事件发生?

研究发现,诱发湖泊藻华的始作俑者包括高浓度的氮和磷,因此控制巢湖氮和磷等物质含量水平,是减缓巢湖富营养化、遏制水质恶化的重要途径。

段洪涛课题组从“十二五”就开始为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等部门提供蓝藻水华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十三五”以来,课题组通过集成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模型,实现了巢湖蓝藻水华未来一周的预测预警,预报指标包括巢湖全湖总氮、总磷、氨氮、溶解氧和藻类生物量等5项指标。

“我们对于巢湖3日内溶解氧预报精度可以达到80%以上,总氮、总磷浓度预报精度可以达到60%,能够较好预报巢湖藻类水华时空发展趋势。”段洪涛表示,课题组在每周一定时向国家生态环境部水司、国家水办、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合肥市政府、巢湖管理局、合肥市环湖办等管理部门推送巢湖蓝藻水华预警周报,为减轻蓝藻水华危害、保障供水安全提供了支撑。

中标“数字巢湖”项目后,段洪涛等人积极与“水专项”巢湖平台示范工程和“数字巢湖”建设实施单位——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展开沟通,理清了“水专项”巢湖平台示范工程与“数字巢湖”建设的关系。

“我们前期的工作也有了用武之地。”段洪涛介绍,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已明确将“巢湖水环境水质目标管理业务化平台”纳入“数字巢湖”建设框架,并确定为“数字巢湖”基础版,“数字巢湖”建设项目将在“水专项”平台核心技术“水质—水量—污染物通量”模型基础上补充完善。

技术对接需求

段洪涛课题组研发的两个平台通过对现有的水质、水文、气象和预测预报等数据源进行汇总、分析和展示,对巢湖当前及未来的水环境状况有了更准确的总体认知。

一方面,课题组通过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模拟分析平台实施“湖体治标”,整合卫星、无人机、摄像头、浮标、数值模拟等手段,构建水质水华“天—空—地”立体监测网络和应急防控体系,实现现状掌握、异常识别、原因追溯、未来模拟的目标,避免水危机等事件发生。

另一方面,课题组基于农村面源污染网格化精细管理系统推动“流域治本”,研究农村流域污染管控单元科学划分、水质水量精细化模拟等关键技术,实现农村流域网格单元水量水质信息的在线模拟与监控预警,并进一步实现分流域的污染物总量核算、精准溯源和污染定责,探索彻底解决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

“通过参与‘数字巢湖’项目也拉近了我们与地方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并发现技术与需求的对接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课题组成员之一、南京地湖所助理研究员邱银国告诉《中国科学报》,“以前我们做湖泊蓝藻水华监测主要分东半湖和西半湖,然而地方部门更关注几个关键区域和敏感站点的蓝藻水华监测,这就需要我们按照需求调整技术模型。”

此外,课题副组长、南京地湖所研究员赖锡军补充道:“整个课题组的成员比较年轻,专业也从地理信息到数值模型等多个领域,以前大多主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现在一下子接触到地方应用需求,一方面需要整合不同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使自己的研究落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

国内首个生态环境数据产品完成场内交易

记者20日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个基于生态环境数据打造的绿色金融数据产品近日完成场内交易。中节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栩介绍,本次场内交易的企业绿色等级评估产品是该公司与河北省衡水市......

用数字技术带海外文物“回家”

头戴VR眼镜设备,手持遥控手柄,便能顷刻间置身于响堂山石窟,眼前慢慢浮现造型生动、神态安详的佛像和色彩斑斓、线条流畅的壁画……这是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文化遗产数字化团队对响堂山石窟文物数字化采集的工作......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上庄)正式上线

12月26日,由京能集团主办的“浮点时代·京能智算”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上庄)发布仪式在京举办,宣告由京能集团承建和运营的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上庄)正式上线。中科曙光是该算力平台的项目建设......

工信部关于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信管〔2023〕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

全球瞩目破题数字文创人才培养

12月10日,由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文创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在沪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讨了文化创......

建行(亚洲):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试点工作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副董事长及行长张骏12日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行(亚洲)正积极参与在香港地区开展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业务场景梳理和试点计划准备等工作进展顺利,相信数字人民币全面推广和应用后......

构建中国特色数字文化治理机制

文化是考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力量源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大规模应用和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普及,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逐渐进入......

助数字人民币“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几年的发展,数字人民币应用不断落地。从顶层设计到政策保障,数字人民币正在跑出“加速度”。前不久,一则“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数字人民币的关注。如今,数字人民币是否已经“飞入寻常百......

B2B行业数字营销的痛点

近年来,我国将数字经济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数字营销成为各行各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其好处大体概括为:帮助企业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增加销售额。在B2B行业,数字营销也被认......

杭州建成泛亚运区域“数字孪生”电网

5月1日,在杭州亚运村地下7米处,亚运供电保障“前线指挥部”——亚运村智能监控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亚运村地下电力管廊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模型。监控人员轻点鼠标,亚运村智能监控中心大屏上动态更新着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