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1 09:52 原文链接: “无序科研”与“有序科研”,哪个模式好?

  “无序科研”在此指没有组织的科研,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固定,科研人员自由发展,各自为战。

  “有序科研”在此指有组织的科研,有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要攻克的目标,并有固定的研究团队。一个人沿着一个方向长期坚持研究下去,直至攻克目标,也算有序科研。

  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多为“无序科研”。科研人员爱干啥干啥,自己根据需要找课题做,拿到什么课题就研究什么,以拿科研经费和发论文为目的。单位也不管,只要有论文就行。这种科研模式好像不太成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就是巨大的,但科研成就与科研人员的数量和经费不太匹配,研发的核心技术较少。

  “有序科研”似乎更能获得突破,因为目标明确,并能长期攻关,就像华为公司那样。因此,这种模式也可称“华为模式”。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本海默教授领导的攻关团队研制出来的。我国的两弹一星以及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也是通过这种科研模式攻克的。几乎所有重大科技成果都是“有序科研”的产物。

  与“无序科研”相比,“有序科研”更能取得科研突破,因为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合力,能够锲而不舍,无坚不摧。

  “无序科研”模式可能是从欧美高校学来的,但却有1个关键点没有学到,那就是“专一”。他们的教授们能沿着一个方向长期研究下去,持之以恒,因此他们的研究能深入下去,也有不少重要成果,就像欧美的企业一样,比较专一,能做得“精”“尖”,能做成百年老店。

  我们的科研不能全照搬国外高校的科研模式,因为我国与欧美不同。我国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如果研究成果都能发表,恐怕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浪费国家资源,迟滞科技发展。我国公司(华为等少数公司例外)又不愿投资科研,因为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只愿做挣钱容易挣钱快的事,因此富而不强,无核心技术。国外的科研主力分布在公司里,而不是高校里,他们对科研投入巨大,进行的都是“有序科研”,其研究成果都保密。

  我们的核心技术少,还与以前的“科研以论文为导向”有关。其实,绝大部分论文的价值是不大的。“发表的多无用,有用的多保密”,就是对论文价值的基本判断。科研的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发论文和拿奖。

  因此,我国与欧美科技水平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

  (1)我国的科研以“无序科研”为主,欧美则以“有序科研”为主。

  (2)我国科研主力军进行的研究,其成果都能发表,价值不大;而欧美科研主力军进行的研究,其成果都要保密,价值较高。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我国的科技水平要搞上去,需以“有序科研”为主,科研成果评价需以价值和贡献为标准,而不是以论文为标准。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确定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方向,集中优势兵力,长期坚持,直至突破。

  国家也要改变科研经费分配政策,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专门的、固定的、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无需科研人员自己找饭吃,就像华为的科研模式那样;也要改变评价方式,鼓励有序科研。

  当然,少部分人可进行“无序科研”,自由发挥。两种模式可以并存,分类评价,但应以前者为主。

  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这么多经费,出大成果的保障条件都具备了,可为什么没有产出多少重大成果?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科研路线走下去,结果会如何?我们科研大而不强,是否与我们富而不强的企业犯的是同一种病?

   灵感和奇思妙想,能通过名利刺激出来吗?能通过频繁的考核、评价催生出来吗?

   能够通过加班加点就能提高产量的,都是可以流水线作业的东西。灵感和奇思妙想不是靠压力或加班就能产生的,这是科研与工程的区别,这是科研的特点。

  以上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青椒”指南:教学与科研如何兼得

最近,总遇到青年教师反映不知道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苦恼。这是当下高校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新体制下的青年教师,尽管各学校的政策可能稍有不同,但最终的考核大致相同——既要有令人惊艳的科研创新成果,又......

研究人员预测和设计揭示无序蛋白结构域的靶标识别机制

中国科大刘海燕教授、陈泉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王文宁教授合作,采用蛋白质结构预测、序列设计等计算手段与蛋白质互补分析和深度突变扫描、X射线晶体学、NMR等实验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固有无序的4.1G蛋白C端......

作者仅3人!山西小伙“打破常规”收获一篇Science

这是山西小伙高天的“巴黎读博记”:2019年春,28岁的他只身来到法国巴黎,第一眼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他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ESPCI-Paris)PMMH实验室,遇上了两位不摆架子的“朋友......

中国科研经费&论文两大利好!

近日,有两则关于中国科研投入和产出的好消息令人振奋。一是据《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首次超过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

卷,太卷了!院士也来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科研难做,难在发论文和申基金。两者相比,基金或许更难上一筹。每年到国自然基金评选阶段,那真是千万大军挤独木桥,有人欢喜有人忧。近几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国自然基金越来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现在......

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看看新增哪些内容

近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包含总则、科研活动行为规范、社会活动行为规范、增选工作行为规范、禁止行为以及附则共六章,共三十三条。《规范》指出......

刘少军院士: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昂......

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后来居上”,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利用人体组织中某种原子核在磁场下的共振现象,隔着皮肤对病灶进行“摄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但长......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完成飞行任务要求验证

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昨天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全部要求,为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产品技术基线确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试车的发......

337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项目科研设备采购招标

项目编号:[230001]FJCGC[GK]2023000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食药同源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科研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70,000.00元采购需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