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08 10:27 原文链接: 日本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欲摘“能源小国”帽子

  在4月5日的众议院预算会议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调了能源供给多样化及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他说:“二战以前,(日本)近七成石油需要依赖美国,由于供给受限,日本开始了战争。……日本将在保有自有能源的同时,推进确保能源权益的战略。”

  安倍此番表态的背景是,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施了海底可燃冰提取实验。此外,日本海洋开发机构与东京大学组成的科研小组也同时宣布,已成功发现日本南鸟岛附近海域的海底泥层中含有高浓度稀土。日本媒体报道称,这些稀土的浓度最高达0.6%,约是中国稀土矿石的20倍,其总量可供日本国内消费230年。

  可燃冰的成功提取,如同为日本国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日本政府随后公布的一项《海洋基本计划》草案的主要内容就是,今后将用约3年时间调查并掌握新一代能源“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和稀土的埋藏量。

  首次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3月12日宣布,从爱知县附近海域地层中的可燃冰中分离并取出甲烷气体的试验,已经取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从海底采集甲烷气体。对于资源稀少的日本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喜讯。

  据报道,此次试验由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及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实施。大致步骤是,“地球”号深海探测船用特殊钻头在约1000米深的海底钻孔约300米深,然后竖起钻井,通过降低地层压力的方法,将混合着沙粒的固态可燃冰分解成水和甲烷气体,并取出甲烷气体。

  JOGMEC3月19日宣布,在3月12~18日的试验中,共采集到12万立方米气体,采集量大大超过预期。据悉,2008年时,日本等国曾在加拿大陆地上进行过采集试验,当时用了6天时间采集到约1.3万立方米的气体。

  JOGMEC透露,在爱知县海域东部南海的海槽中,可能存在相当于2011年日本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用量约11倍的可燃冰。另有消息称,日本周边的可燃冰藏量,相当于全日本100年的天然气消耗量。可燃冰未来可能将为日本能源供应作出一定贡献。

  可燃冰在日本备受关注

  可燃冰的成功开采,在日本国民中引发了关注热潮。

  据共同社报道,在可燃冰开采地爱知县,3月27日举办了“可燃冰学习会”,目的是加深人们对港湾周边土地利用方法等的理解。因为将来进行可燃冰商业开采时,会利用管道将气体输送至沿海的接受基地。

  此外,日本国民生活中心3月30日透露,此前日本各地的消费生活中心接到数十起有关可燃冰投资纠纷的投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燃冰即将实现商业化为由,开始兜售“海底资源发电公司债券”,有些投资者已经上当支付了现金。

  据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介绍,可燃冰开采目前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尚无能源开发商或商社能对可燃冰进行商业利用。为此,该中心呼吁人们提高警惕。

  力争2018年实现商业化开采

  日本政府的综合海洋政策总部(总部长为现任首相安倍晋三),4月1日公布了作为今后5年海洋政策新指南的《海洋基本计划》草案,主要内容是今后用约3年时间调查并掌握新一代能源“可燃冰”和稀土的埋藏量。

  草案中明确提出,为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及产业化,相关府省将携手合作,对探查结果等成果进行汇总,把先进技术有效应用于资源开发。草案称,今年3月已成功进行了从可燃冰中分离提取甲烷气体的试验,日本将为在2018年度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努力进行技术完善。

  该草案目前正在公开征集意见,预计将在4月的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分析称,安倍有意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

  可燃冰商业开发仍有难点

  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储量巨大,大约相当于全球已探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能满足人类使用上千年,因此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能源的未来首选新型能源。

  然而,并非所有埋藏资源都可以被充分利用。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看,可以开采的石油仅有存量的30%~40%,天然气则为60%~70%。至于可燃冰能够得到何种程度的开采和利用,目前尚不明确。

  专业人士认为,虽然可燃冰全球储量巨大,但要经济、安全地开采,难度很大。因为开采可燃冰可能带来温室效应、海底滑坡以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而且,从可燃冰中分离的气体体积较大,难以运输,需要建造管道或将气体液化。开采、储存以及运送到使用地的费用也非常高。特别是日本是地震和海啸高发国,在铺设输气管道线路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不能因人祸而对自然界造成破坏。

  因此,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进步,要真正实现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日本开发可燃冰分3步走

  日本的可燃冰开发计划,共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02年和2008年两次成功完成在陆地上开采甲烷气体的试验。第二阶段,是从 2009~2015年,主要是在日本周边海域进行了两次生产试验。今年3月进行的这次试验即属于这一阶段。在本阶段,将验证从海底地层取出甲烷气体具有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2016~2018年,可燃冰开发计划将步入第三阶段,将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和试验结果,对可燃冰的商业生产价值、开采效益和环境影响作出最终的综合评价。

  日本希望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弥补陆地资源的不足。可燃冰和海底稀土的发现,有望帮助日本在未来摘掉“能源小国”的帽子。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可燃冰及其衍生技术缓解全球变暖

近日,《能源与环境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员李小森团队撰写的最新文章。该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及其应用技术在全球......

研究揭示可燃冰及其衍生技术缓解全球变暖

近日,《能源与环境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员李小森团队撰写的最新文章。该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及其应用技术在全球......

大尺度全尺寸可燃冰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面世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森团队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野外试采风险大、成本高等难点问题,基于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历时3年自主研制出国际首套有效体积2585升、最大模拟海深......

开采可燃冰速率有望再提速

日前,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圆满成功。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这次试采创新利用水平井钻采技术,使用了多种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有效提高了产气规模、开采效率。从探索性试采到试验性试采,我国的可燃冰产业......

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

2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

聚焦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5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宁波材料所在可燃冰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的短缺,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笼型水合物在新型清洁能源开发、能源储存、温室气体捕获和气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笼型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

英国政府四方面阐述海洋发展报告应对未来发展思路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近日发布《未来海洋发展报告》,从经济、环境、全球管理和海洋科学四个方面阐述了英国基本情况、优势和应对未来海洋发展的思路。   &......

天津大学将新增三个本科专业,转出专业不设门槛

  天津6月5日电,记者从天津大学招生办了解到,2018年学校将新增三个本科专业,并推出一系列本科教育改革新举措,转出专业不设门槛。  2018年新增的三个本科......

可燃冰产业化生产再进一步,可燃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生产再次迈出关键一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中海油牵头的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