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15 08:28 原文链接: 李国杰院士:要做有用的研究,不要只怪罪环境

  “现在很多人做研究仅仅是从论文到论文,论文中脱离实际的假设越来越多,把权衡取舍当科研,搞一堆的符号吓唬人……”在日前于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的“院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发表演讲,一再强调要做“有用的研究”,并告诫台下众多的中科院研究生,科研环境由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构成,与其只会怪罪“环境”,不如从自律开始做起。

做有用的研究

  李国杰剖析了目前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弊端。他说,目前国内一些科研工作者只会跟随“大腕”开辟的方向,不管这个方向是不是有实用前景。他以近几十年的计算机研究为例:“一些已经死去或半死不活的研究方向都曾经有成千上万的学者投入过精力。”

  此外,现在很多人做研究只是从文章到文章,缺乏研究“动机”。而且很多人用做工程的方法做基础研究,问题越做越细,脱离实际的假设越来越多,论文题目越来越长、定语越来越多,实验结果别人不可重复、不可比较。还有的人把权衡取舍当科研,在一大堆参数中,取自己实验中较好的结果与已有的结果作比较,不如别人的结果就不写进论文。还有些人把平凡的问题搞复杂,用一大堆符号,如十分复杂的下标来“吓唬工程人员”,美其名曰“形式化”。

  李国杰列举了美国政府统计署的数据来说明无用研究的恶果:全球最大的软件消费商——美国军方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软件,而在其所购软件中,可直接使用的只占2%,另外3%需要作一些修改,其余的95%都成了垃圾。

  他进一步以计算机科学为例:“从众多面向对象建模的描述中,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恶果。虽然它们经常伴随着有关现实世界建模的非常美好的词汇,然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彻头彻尾的编程对象!如果说有任何和现实世界相似的地方,不管是活是死,纯属巧合。”

  身为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特意引用了该所一些优秀研究生的心得:衡量科研成果的标准应该是科学性和实用性,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往往不能真实反映成果的优劣。目前,国内的研究方法在不断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也不比国外差,和世界一流研究成果相比,我们落后在研究问题的价值上,研究问题价值的不足导致人才的浪费。而研究问题来自应用需求,要通过观察世界、接触应用、分析需求,从办公室之外才能获得灵感。

不要只抱怨环境“逼良为娼”

  李国杰在谈到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科学态度时,提到不要只会埋怨研究条件。他认为,总的来说,很多单位的科研设备硬条件已不比国外差,做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要在“人”上找原因。

  “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用钱买不到。二三流的人才用一流设备一般做不出一流成果,但一流人才用二流设备有可能做出一流成果。”

  李国杰又进一步指出,不少科研人员还把自己做不出好的科研成果,甚至于弄虚作假,都归结于被急功近利的环境“逼良为娼”。“唐骏的学历门事件中,不少人只怪罪环境,就反映了这种思维逻辑”。

相关文章

总投资7.21亿,这所985大学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撑项目(二期)是甘肃省列重大项目,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总用地面积67.8亩,总投资7.21亿元,建设年限为2021年-2023年。该项目包含2个子项目,分别为:......

科研人员叹科研环境:“宁静致远”有多远

2015年,有几篇博文在科学网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文章的内容各不相同——财务报销复杂、公务卡使用烦琐、年度考核骚扰等,最终都指向了一个让很多科研人员头疼的问题:它们严重分流了工作时间,甚至让科研活动......

时评:改善科研环境不能只做看客

曾听一位教授抱怨说自己的学生不行,说一流的学生都到了国外,留在国内的都是二流的学生,所以做不出什么重要的东西。以我出国近一年的经历和了解来看,清华、北大和中科院这些单位的学生丝毫不比国外的(包括在美国......

胡翌霖:SCI与学术公正

 胡翌霖去年中国SCI论文数跃居世界第二,EI(工程索引)论文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不过,论文的品质一直是令人忧虑的。例如中国SCI论文的平均被引率仍然在一百名开外。许多论文只是追随学界热点的跟......

李侠:透视中国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

时间割据状态下的身份错位■之所以会形成制度惰性,是因为任何制度都是生产性的,它再生产着权力关系与遵从模式。■科研体制中传递机制的日趋复杂,其背后也反映了制度与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在这种扭曲的契约中,无......

马臻:环境与心态

■有时候,你认为一些机制上的问题是专门针对你的,但其实别人也是一样熬过来的。谈及国内科研环境,我感到这很难讲:无论说国内的科研环境很好或很糟都两头不讨好,很多话题(如资源分配不均、学术不端)是“老生常......

白春礼:保障一线科研人员科研时间不少于4/5

白春礼: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中科院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3月17日,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座谈会请来了16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层次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

青年科研人员缘何频“出走”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里一些年轻的同事悄然离开了单位,随后成为不远处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企业里的员工。在陈凯先看来,这些年轻科研人员的选择很......

专家学者建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重点学术活动之一“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论坛上,十多位专家学者发表见解,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意见建议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重点学术活动之一“科学探索与技......

李国杰院士:要做有用的研究,不要只怪罪环境

“现在很多人做研究仅仅是从论文到论文,论文中脱离实际的假设越来越多,把权衡取舍当科研,搞一堆的符号吓唬人……”在日前于中科院研究生院举行的“院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发表演讲,一再强调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