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12 09:11 原文链接: 李国杰:计算机技术和产业正处关键转折期

10月11日,我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会议——中国计算机大会在杭州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注册参会者达到1200人,创造了该大会参会人数首次破千的历史最高纪录。对此,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有许多问题在专业性会议上讨论已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全行业的学术大会上进行充分交流。

  据李国杰透露,2009年,以计算机加工业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比工业平均水平低了8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于工业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而且,计算机专业近年来已成为毕业生难找工作的专业之一。为此,不少人担心计算机产业将进入缓慢发展的平台期,会逐渐失去支柱产业的地位。

  另一方面,2009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收入高达9513亿元, 增长超过25%, 成为仅次于石油开采的第二大高利润行业。云计算、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兴起使更多的人相信,传统的通信产业正在向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转移;平板电脑等新型网络终端和开源软件的流行也使中国信息技术界期盼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基础平台的建立,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信息产业的格局。

  李国杰还表示,从1999年到2009年,我国学者在计算机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2万余篇,发表论文总数居世界第2位。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明显增加,中国学者需要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有更强的声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产业应向何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能从何处取得大的突破,这些宏观性、趋势性问题成为计算机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国家核高基项目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受邀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围绕云计算、搜索、计算机安全、物联网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2010中国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大会的主办方——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和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在双方开始合作的第一年内,凡CCF的会员都可自动成为ACM的会员,并免费享受ACM的服务,如可以访问ACM数字图书馆等。ACM还将协办中国计算机大会,每年为大会推荐1~2位全世界计算机领域的杰出人士做主讲嘉宾。此外,双方还将就奖项设立、刊物出版等方面展开合作。

相关文章

第十八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云上举行

12月12-15日,第十八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以下简称CCFHPCChina2022)以线上的方式举行,包括图灵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在内的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以及高性能计算产业......

李国杰院士:算力网络前景光明、挑战巨大

信息社会进入智能化新阶段,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已不是解决连通问题,而是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充分的分析、判断和控制能力,因此,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资源成了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

CCF中国数字经济50人论坛苏州峰会举行

“过去几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展得如火如荼,使数字经济进入聚光灯之下,备受关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各国经济中愈加重要的经济形态,成为产业、经济甚至国家竞争力比拼的重要方面。”7月10日,中国......

投入500万蚂蚁集团与CCF成立科研基金支持青年学者

2020年6月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基金项目、教育支持、人才培养、宣传合作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CCF秘书长杜子德和蚂蚁集团副总裁兼蚂蚁学术委员会主任韦......

何新贵、周巢尘两院士获2018“CCF终身成就奖”

1月19日,2018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研究所研究员何新贵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自主、开放“两条路”不可偏废院士热议国产芯片“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主创......

科技杂谈:让科技争鸣成常态

当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已迎来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并重、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阶段,公开、平等、理性的讨论乃至批评,理应成为各方乐见的常态新近出版的2018年第2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英文简称“CCCF......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落幕

近日,“2016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BDCI)决赛嘉年华系列活动在青岛举办。进入决赛的55支团队中有11支技术团队脱颖而出,来自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S-LAB团队的参赛作品“监控场景下的行人......

李国杰院士谈“曙光一号”研发收获

中科院院士李国杰(右)在“曙光一号”诞生20周年活动上12月23日上午消息,由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曙光公司联合举办的“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

李国杰:“冷思维”与“炒作”不利于新技术发展

“许多学者和企业人士有一个惯性的思维方式,认为新技术开始发展会很快,其后慢慢趋向于平稳。”日前,在无锡云商城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说,“新兴产业的成长曲线类似一个开口向上发展的抛物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