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2 09:44 原文链接: 杨小牛院士:踏实做事诚实做人抢占科技制高点

  4月28日,北京,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现场。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杨小牛院士与64位获奖代表一起登上领奖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了获奖证书。

  作为中国电科三十六所的首位院士,杨小牛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科研新兵成长为我国通信信息控制系统新一代体系结构的奠基者,30年多来,杨小牛一直在国防电子信息领域科研一线执着追求、默默奉献,终成大器。

  “首次”的传奇

  杨小牛在我国通信信息控制系统领域有太多的“首次”。

  首次提出并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宽带数字接收机;首次提出低截获概率信号拼接解调方案;首次提出离散梳状谱干扰理论及其峰平比优化算法;首次提出软件无线电中的带通采样和盲区采样定理;首次提出基于多相滤波理论的实信道化接收机/发射机高效实现模型;首次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新一代体系结构和“软件星”概念;首次提出信号战、比特战思想……

  为了创新,为了在国防领域扬眉吐气,杨小牛付出了太多、太多……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特种通信专业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比发达国家迟了整整30年。1982年,刚刚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杨小牛来到三十六所从事特种通信技术的科研工作。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干!”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杨小牛摸索着进行单片机的应用开发,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提出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制TMS320C25/C30信号处理开发、攻克低截获概率信号接收的重大技术难题。

  经过无数次试验与验证,杨小牛终于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宽带数字接收机,所采用的多信道并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某国防电子信息系统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大数据架构”是杨小牛最新提出的创新技术。2014年,他亲自挂帅带领院士创新团队正在进行攻关。“难度大,创新点多,但是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意义,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杨小牛说。

  杨小牛先后提出并成功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数字接收机,为发展我军关键武器装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率先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引入电子信息控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理论成果;主持、参与了10多项重点工程任务,产品覆盖陆海空天四大平台,突破的关键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不少成果达到甚至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通信信息控制系统新一代体系结构的奠基者,杨小牛当之无愧。

  因为热爱,累和忙也是一种幸福

  “科研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从开始的一无所知,然后逐步深入,最后做出成果。这就像走在森林里探宝,最后找到科学宝藏的时候,那真是种享受。”

  正因为热爱,所以累和忙,对杨小牛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早上八点前到办公室,中午在食堂吃个盒饭后便接着工作。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又再返回所里加班”。同事说,在大部分日子里,这就是杨小牛一天的行程表。在办公室里、走廊上,甚至是电梯间里,常常可以看到他与同事聊起科研技术问题。在他的眼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没有想到的事情和没有尽力做到的事情。

  杨小牛热爱科研事业,善于培养团队的科研精神。

  “在业务上指导是一方面,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也是我要做的。”杨小牛说。

  经他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3名骨干成为集团首席专家,10多名骨干挑起了大项目总设计师大梁,培养了博士(后)、硕士30余名。

  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杨小牛群众口碑如何?

  5月6日,在36研究所,科技日报记者倾听众人评说杨小牛。

  “杨小牛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与杨小牛共事20多年的所工会副主席潘大元说,他几十年来像老黄牛一样在国防科技领域默默耕耘,对他来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人很低调,但科研上很严谨。

  “杨小牛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项目总师徐建良说,“我们合作也有20多年了,一心扑在工作上,刻苦钻研,是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他永远在路上,一直在追求。‘软件星’就是他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他很少生病,有一次他生病发高烧,我们去看他,结果他和我们讨论起项目来,病房成了办公现场……”

  “杨小牛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院士团队陈仕川说,他最大特点是创新,而且很有想法,很执著。杨院士提出并设立特种通信体系项目后成立了项目组,我是去年应聘进去的。每周有一个例会,他都参加的。他很有人情味。有一次他碰到我问:你儿子的病现在怎么样了?我很吃惊,这件事我同事都不知道的……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首个医学研究所,5岁了!

亓鲁滨第一次来到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州医学所)的时候,杭州医学所还是一片建设工地。那是2020年7月,他怀着对中国科学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研究所的憧憬和对“人间天堂”杭州的喜爱,准备来杭......

因论文数据造假,她先后丢了终身教职和博士学位

身穿博士服的PingDong扣手而立,笑靥如花。这是她2017年6月28日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照,收获199个点赞。一个月后,她到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任教,这是美国公认的顶级商学院,......

科研人员用深度学习网络实现分布式水文模拟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团队在《水资源研究》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在深度神经网络中编码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进行多任务学习的新方法。近年来,随着地球大数据的不断累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

科研重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

说起重离子加速技术,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尖端技术、大科研项目。如今,这一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功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日前,记者走访兰州等地了解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

中国博士生深入灾区取得重要成果,收获跨国良缘

他,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士生,致力于地震研究,日前以一作身份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她,是一个从小喜欢中国文化的00后土耳其姑娘,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成绩......

松绑减负、轻装快跑,北京科研“包干制”掷地有声

“高水平的裁判员,往往让运动员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但又能保证整个比赛既流畅,又合规。”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雨键看来,北京市开展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就犹如这样的“裁判员”。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河南大学高端科研装备购置与更新(配套)项目829万元公开招标

项目概况河南大学高端科研装备购置与更新(配套)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www.hnggzy.net)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5月06日09时00分(......

太原科技大学两位学者登上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在近日爱思唯尔发布的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马立峰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崔志华再次上榜。据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采用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

评上教授后,我的科研创造力却枯竭了

评上教授,意味着学术地位提升、能调动更多资源、脱离“非升即走”苦海……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思考,它会带来哪些“副作用”。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水文学教授却勇于自我剖析。他表示,“评上教授,让我的科研创造力趋近枯......

540万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招标采购75类仪器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442000-2024-01095项目名称: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2024年科研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5,4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科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