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7 23:00 原文链接: 植物细胞的微核检测技术材料、原理和步骤

一、原理:

微核(micronuclei)简称MCN,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有主核1/3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断片产生的,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末期被两个子细胞核所排斥便形成第三个核块。

微核率的大小是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间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使人们很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不少部门已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cancer)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二、步骤:

1、大蒜幼根的培养:提前3~5天进行培养,将大蒜瓣剥去外边膜质枯皮,下端可见许多微微凸起的根原体,将蒜瓣架在烧杯(大小与蒜瓣适宜)口上,杯中盛满清水,使蒜瓣的下部浸入水中,置温暖处,注意每天换水,经3~5天后,即可长出1-2cm的嫩根。

2、处理根尖:阳性检测采用M CrO3,M NaN3,M EMS,对照用自来水处理,处理时间24h。

3、恢复培养:处理后的根尖用自来水浸洗3次,每次2-3min,洗净后在水中恢复培养24h。

4、固定:用甲醛: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24h后弃去固定液,或换入70%酒精中保存。

5、酸解:弃去固定液,用清水漂洗2-3次,吸净水,加入6M盐酸,于室温解离10min,弃去盐酸,漂洗根尖2-3次,彻底洗净盐酸。

6、染色:截下1-2mm长的根尖,滴加石炭酸品红染液,染色10min,加盖玻片,压片观察。

三、理论补充:

1、 微核是无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向两极移动,所以游离于细胞质中,在间期细胞核形成时,即可在它附近看到一到几个很小的圆形结构,直径大约是细胞直径的1/20-1/5,这就是微核(micronucleus)。微核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指标之一,指示染色体或纺锤体的损伤。

2、 染色体断裂实际上就是染色体的缺失。如果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首先要做染色核型分析(包括正常和异常的)。染色体数目多,形状小,则适于做核型分析的中间分裂相不易得到,而且核型分析时需要较好的遗传学知识,还需要较丰富的经验。与之比较,微核法是一种不需特殊试剂及设备,快速而简便的检测方法。

3、 固定是借助于物理方法或化学药剂的作用,迅速透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并且使其结构和内含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核物质与细胞器等,在形态结构上尽可能保持生活时的完整和真实状态,同时更易于染色,可以较清楚的显现细胞在生活时不易看清的结构。

4、 分离的作用是去除未固定的蛋白质, 同时使胞间层的果胶类物质解体,细胞分散而易于观察。


相关文章

植物细胞器pH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获进展

1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锦波教授团队在线发表题为“运用植物pHluorins(pH敏感型荧光蛋白)活体检测细胞器pH”的技术论文。论文刊发在《植物科学趋势》。“该论......

开发基于植物细胞自噬的蛋白降解系统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发强/谢庆军课题组合作,首次报道了一套基于植物细胞自噬的蛋白降解系统,证明了靶向自噬的降解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NewPhytologist。细......

连接叶绿体和植物细胞死亡的新的易位子相关组分研究

3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ChanhongKim研究组等完成的题为TIC236gain-of-functionmutationsunveilthel......

钙离子通道CNGC20参与植物细胞凋亡的调控!

植物在调控自身生长,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防御的过程中已经进化出数百种受体激酶。虽然有许多受体激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例如FLS2,BR1和BIK1。但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研究人员对不同受体激酶认知......

植物细胞全能性和再生

10月9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研究员徐麟、研究员王佳伟,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宪省、苏英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玉欣联合撰写的题......

科普:植物如何传递虫害信息

  日本埼玉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植物的叶片遭到虫害时会分泌谷氨酸,将信息迅速传递到其他叶片,促使植物体内合成抗虫物质。先前研究发现,植物遭遇虫害时能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递出去,但植......

植物细胞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X射线微区分析在我国的植物学研究中应用较少.快速冷冻、冷冻干燥、真空渗透、塑料包埋的薄切片生物制备新技术被证明很适用于对植物细胞中可溶性离子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这对于植物学,诸如矿质营养、生理及抗性等......

林金星教授Cell子刊文章:TALEN技术构建有效诱导新系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EffectiveandInducibleSystemofTALEffector-MediatedTranscriptionalRepr......

植物细胞内生长素运输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及遗传改良研究室在植物细胞内生长素运输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对构建的水稻RNAi突变体库的筛选,研究人员分离得到了一个影响水稻灌浆期茎秆长度的突变......

南京大学栾升教授权威期刊连发新研究成果

现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南京大学的栾升(ShengLuan)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拟南芥和水稻作为模式材料探讨逆境条件下植物如何进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侧重于挖掘植物对光、干旱、高盐、营养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