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9 09:26 原文链接: 植物群体光合作用测量

光合作用的测量已经进入“群体(冠层)测量”的时代,单个叶片的测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群体(冠层)测量”+“自动监测”才是光合作用测量的发展趋势。“群体叶绿素荧光”+“多通道群体气体交换”组成了完美的群体光合作用测量方案。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测量主要有叶绿素荧光、CO2气体交换、光合放氧等技术。这些技术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在叶片级测量尺度上经过了飞速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就叶绿素荧光测量而言,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叶夹夹住单个叶片测量,或者用荧光成像技术测量单个叶片或整株植物的方法,通量低、效率低。

就CO2气体交换而言,目前主要采用叶室夹住叶片进行测量。对于绝大多数植物而言,不同位置、不同朝向、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其生理状态差异很大,测量出来的结果往往不能很好的反映整株植物的生理状态

对于田间作物研究和生态学研究而言,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植物的群体性状,我们非常希望知道群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怎么样的。

针对科研发展的实际需求,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手经验丰富的光合作用专家、技术发明人和工程师,共同推出了《植物群体(冠层)光合作用测量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协助广大研究人员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方案目的

突破叶片级光合作用测量限制,走向群体(冠层)级光合作用测量时代!

方案特点

  • 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 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监测

  • 叶绿素荧光+气体交换的完美组合

方案组成

本方案由两套技术组成:群体叶绿素荧光测量 多通道群体气体交换测量

叶绿素荧光和气体交换技术都是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无损、原位光合作用测量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过去停留在“叶片级”水平。本方案提到的叶绿素荧光和气体交换技术突破了原有的技术局限,达到了“群体级”水平。

群体光合叶绿素荧光测量技术

植物群体光合叶绿素荧光测量系统CropObserver由瓦赫宁根大学的专家研发,在全球首次实现了连续监测最大9 平米或16平米范围内的植物群体光合作用。

CropObserver防水设计,同时适用于实验室、温室和田间的环境。它即插即测,实现了快速安装、监测。通过LAN、Wifi、3G或4G网络来控制操作和数据传输,同时兼容电脑、板式电脑和智能手机。每2秒测量一个位点,半小时可以测量900个位点,且测量位点可编程控制。

CropObserver安装在植物上方1-4 m处遥测。如果安装高度为4 m,则测量面积为4 m x 4 m;如果安装高度为3 m,则测量面积为3 m x 3 m。它用一束激光(类似于激光笔的光线)打到叶片上进行叶绿素荧光测量,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取决于客户的设定)可以对16平米内的所有植物测量一遍。这样就可以对植物进行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了。

CropObserver同时测量光合效率(晚间为Fv/Fm,白天为DF/Fm’)、光强、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并估算植物叶片对土壤的覆盖度。

群体光合气体交换测量技术

多通道植物群体光合气体交换测量系统CAPTS-100由经验丰富的光合作用专家研发,是一款稳定可靠的群体(冠层)光合作用测量设备,主要用于盆栽/大田/野外植物群体(冠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测量,可以全天候自动化测量,是研究植物群体(冠层)光合气体通量的首选仪器,是一款被实践证明能够稳定运转且数据可靠的群体(冠层)光合作用测量设备。

CAPTS-100系统可以配备2-8个气体交换测量箱(chamber),其中1个用于(没有植物的)土壤呼吸本底测量,另外1-7个用于群体气体交换测量。

测量箱的覆盖面积为1平米,默认高度为1.2 m,最大定制高度可达2 m,基本满足绝大多数农作物和蔬菜的测量需求。测量时,测量箱的顶盖根据设置的频率自动开闭,满足气体开放交换和密闭测量两种需求。通过“控制器+测量箱+驱动装置”的自动化,实现全自动全天候测量。

CAPTS-100系统可以在田间实现无人值守、多通道自动测量。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邱声祥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了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研究多年,只为“挖一口深井”

“赶巧了,实际上这两项工作我们‘磨’了很多年了。”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一个月内在《细胞》和《自然》连发论文,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一语道出科研背后的艰辛。过去十几年......

学者发表薹草属宽叶薹草组一新种——清远薹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红锋及其团队在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表了薹草属(Carex)宽叶薹草组(sect. Siderostictae)一新种——清远薹草(Carexq......

科研人员利用大语言模型解释调节睡眠的分子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张珞颖团队和薛宇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Large-languagemodelsfacilitatediscoveryofthemole......

研究阐述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连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慧,联合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领域的多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从不同生态维度分析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新视角,并同时考虑了演化和环境的影响。相......

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外科学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其它代表性种类......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新绘制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植物学家利用950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新绘制的生命之树将帮助科学家拼凑出开花植物的起源,并为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信息。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大约1.5亿年前,......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理格局及驱动机制获揭示

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何念鹏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陆地碳循环”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野外调研并揭示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

研究人员开发出用杨树生物质制造止痛药的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产一种流行的止痛药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这一发现建立在一种先前获得专利的生产扑热息痛(泰诺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础上,有望为世界上使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