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于人类主要的食物是由开花植物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因此认识植物在有性生殖发育阶段如何适应温度胁迫的机理,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目前,许多研究结果已经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温度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根、茎、叶等组织,对发育阶段时间比较短且非常复杂的植物生殖器官的研究非常少。虽然如此,但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植物有性生殖对低温冷胁迫高度敏感,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降低。在植物有性生殖阶段,温度胁迫可以导致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以及受精失败等严重后果。目前认为,在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其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对低温冷胁迫最为敏感。

  最近,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分子生物学研究组余迪求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邹长松以模式植物拟南芥花粉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功能分析手段证实了植物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敏感,是由于花粉粒特异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WRKY34抑制低温诱导的CBF1, CBF2和CBF3等基因表达所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植物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独有的转录调控因子超级家族,在调控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邹长松等的研究发现,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WRKY34基因在植物成熟花粉细胞中特异表达,同时受低温冷胁迫强烈诱导表达。遗传分析证明,WRKY34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wrky34-1和wrky34-1)的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显著降低,其花粉活力在低温冷胁迫后显著高于野生型。通过比较分析低温冷胁迫对植物成熟花粉粒的活力、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以及最终对植株种子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也进一步证实wrky34成熟花粉的花粉活力显著地高于野生型;而且,WRKY34高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成熟花粉粒即使在没有冷处理的条件下也表现出不育。这说明WRKY34作为一个负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的响应。在野生型植株的成熟花粉粒中,受低温强烈诱导的CBF1, CBF2和CBF3基因不能被冷诱导,而在wrky34中CBF系列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能够被强烈的诱导,这表明WRKY34可能在成熟花粉粒中负调控CBF系列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成熟花粉粒对低温冷胁迫的响应。

相关文章

科研人员利用大语言模型解释调节睡眠的分子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张珞颖团队和薛宇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Large-languagemodelsfacilitatediscoveryofthemole......

Cell子刊:缪洪明/康夏/唐康来团队揭示运动调控肌肉稳态的分子机制

积极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益处,既往研究表明运动会改善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在内的多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能够缓解代谢性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进展。从机制上来看,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称为肌肉因子......

science:研究氨基揭示早期胚胎先锋转录因子调控多能性程序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早期胚胎多种SOX2-增强子互作模式调控多能性程序”(MultifacetedSOX2-chromatinintera......

新研究阐明真菌感染重要分子机制

真菌感染会对人类、动物和植物构成威胁,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HU)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阐明了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促进新型抗真菌药物......

研究揭示压力应激加剧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种主要疾病类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不清,目前IBD只能以缓解症状作为长期治疗手段。前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可诱......

高压加工调控蜂王浆主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团队研究探讨静态高压(HPP)对蜂王浆主蛋白(MRJPs)聚集行为的影响,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其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胶体(FoodH......

亚洲莲花色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莲来自莲科莲属,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种属之一。目前现存的莲属植物仅有两个种——亚洲莲和美洲黄莲,且花色差异明显。亚洲莲野生种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而美洲黄莲的花色仅有黄色。先前研究表明,红色亚洲莲和美洲......

科学家首次阐明黄芩素抑癌抗癌的分子机制

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也记载了不少具有抑癌、抗癌作用的中药材,其中曝光率最高的要数“黄芩”。中医理论认为其长于“清上焦之热”,故多用于呼吸系统“实症”。但它究竟如何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新研究揭示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

通常认为过冬蜂群死亡的重要因素是病原体的大量增殖或低温。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美国农业部(USDA)农业科研局(ARS)马里兰贝茨维尔蜜蜂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揭示了过冬蜂群死亡的分子机制。相关研......

植物所等阐明水稻胚乳中清蛋白积累的分子机制

禾本科植物胚乳累积的淀粉和贮藏蛋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水稻胚乳贮藏蛋白可分为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其中清蛋白是水稻胚乳中丰富的水溶性蛋白,也是主要的致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