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3 14:12 原文链接: 污水处理总有机碳高是否说明碳源高

如果是用于反硝化的碳源,不一定的,反硝化的碳源要求为小分子,易提供电子供体,如常见的乙醇,甲醇,乙酸等,但像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不算是碳源。
如果只是说含碳的有机物就是碳源,那么这就是一定的。
  总有机碳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很多,目前还不能全部进行分离鉴定。常以“TOC”表示。TOC是一个快速检定的综合指标,它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

相关文章

铁氧化物促进的有机碳埋藏能增加大气氧含量

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中的氧气含量?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铁氧化物促进的有机碳埋藏是影响大气氧含量的一个独立因素,可以引起大气氧含量发生数量......

揭示土壤有机碳不同分子组分的周转差异及温度敏感性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探究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土壤有机碳组成复杂,不同分子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环境行为(如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存在差......

深海惰性溶解有机碳研究获进展

海洋中蕴含着大量的溶解有机碳,其中超过95%的溶解有机碳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被称为惰性溶解有机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长时间培养实验揭示了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的惰性机理。相关研究发表于Environme......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效应与机制取得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大量研究强调了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未深入。为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

长期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潜在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土壤固碳培肥调控机制的理解,为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

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根际效应研究中获进展

根际土壤是植物和土壤相互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热点区域,其性质与非根际土的差异通常称为根际效应(Rhizosphereeffects,REs)。根际土壤有机碳分解在驱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

科学揭示磷添加调控红壤有机碳分布和团聚体稳定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培肥与改良团队基于典型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揭示了长期外源磷添加通过铁铝氧化物调控有机碳分布及团聚体稳定的差异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与耕作研究(......

氮富集有望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研究员旷远文、侯恩庆博士联合南京大学教授李建龙团队成员,发现氮富集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大气氮沉降显著影......

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驱动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有机质获得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另一方面微生物死亡后,其残留物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微生物死亡残留物与土壤有机碳关系的研......

冻土成土年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冻土融化的响应

全球永久冻土中存储了大量土壤有机碳。全球变暖引起冻土融化,加速土壤有机碳分解,并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形成正反馈效应。微生物活动驱动冻土中有机碳的分解,因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变化能够深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