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4 16:02 原文链接: 清华大学:压缩这类博士规模

9月17日,清华大学文科工作会议在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

邱勇讲话

回望清华文科95年的发展,邱勇总结了清华文科的两个突出特点:大师云集与“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过去五年,清华文科发展迅速,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邱勇说,正是因为清华文科的发展,清华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科发展让清华变得更人文,更人文的清华也让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感谢大家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辛勤努力与卓越贡献!

邱勇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清华文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接下来的文科建设工作,邱勇提出十点要求:一要控制学科规模率先建立内部结构调整机制,保持学术的深度和高度,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质量。二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打造一流的文科发展平台,吸纳最优秀的文科人才,发挥顶尖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三要做好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发挥文科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好全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要压缩博士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四要形成清华的文科文化与文科特色,文科文化是清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特色。五要持续扩大文科影响力,突出清华文科的学术高度;加强智库建设,推动智库研究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六要有历史感、现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七要继续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为基础文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八要推动文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体现办学品位,追求学术卓越,建设全球性的人文思想交流中心。九要进一步突出抓学科基础、抓基础学科,抓学科基础还要进一步抓重点学科、抓重点学科方向,要突出高度和影响力。十要尽心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要严格控制规模,不断提高质量,培养有方向、有思想、有个性、有学术潜力的高水平人才。

陈旭讲话

陈旭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文科工作会议上各院系精心总结学科建设成绩、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同时总结经验、直面问题,面向未来部署工作,将有力推动清华下一阶段的文科建设发展。

面向国家、时代的需要,面向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陈旭对清华文科发展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对文科发展的政治属性、政治要求的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其他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文科发展中努力出人才、出成果、出经验、出示范,向“旗帜”“标杆”的高标准努力。三是要切实加强文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紧迫感,推动相关举措地落实。

陈旭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文科建设工作,全校上下要乘势而上、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文科发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突出重点、明确要求,接续努力、久久为功;要加强管理,从严、从实、从高要求,树立师德榜样、营造优良学风。希望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清华文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天上午,各文科院系部处负责人总结了各学科的发展与挑战,并结合国家战略、清华特色、学科规律等就“十四五”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发展思路、重点任务等进行交流。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分析了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趋势,梳理了学院具有的鲜明优势和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结合学院“十三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对照党和国家对马克思领航学科的要求,提出并介绍了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人文学院副院长倪玉平分享了人文学院坚持清华文科少而精、一专多能、以少胜多的策略,并总结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指出建设“社会科学的清华学派”的使命,强调“趋势,合作、创新、理论”四个重要趋势,并就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相关规划。

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在发言中表示,要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质量培养,输出现代化的治国理政法治领袖型人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强调学院“十四五”规划将聚焦于国家战略人类文明、学科特色、清华传统三方面。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基于五道口特色文化背景和商学院学科特色总结了学术研究公共服务、社会责任、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分享了坚持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前沿、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等规划思路。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介绍了美术学院艺科融合的特色、以设计学为核心的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支撑的多学科协同体系和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格局,并提出了学院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表示应密切院际、院内研究所与学科交叉平台之间的联系,做好“教育学+”,推动形成中国特色、清华风格、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新格局。

外文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吴霞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进行交流,强调要瞄准世界前沿,建设清华特色的一流学科,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体育部主任刘波总结了体育学科的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思路,介绍了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教学特色,加强统筹与调研、提升场馆资源的利用率等建设思路。下午,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汇报了学校“十四五”文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初步思路,在分析了清华文科发展现状基础上,围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主线,对构建高水准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任务进行了介绍。教师交流发言环节,美术学院陈岸瑛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蒋俏蕾副教授、社会科学学院李稻葵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蕉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蒙克副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孟天广副教授、人文学院汪晖教授等八位教师代表结合个人教学研究工作实践与思考开展交流研讨。

文科工作会议现场

各文科院系院长(系主任)、党委书记,主管教学、科研和人事的院领导,校级研究机构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近一年新入职文科教师代表,以及文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部处负责人等140余人参加了文科工作会。17日下午的会议还通过荷塘雨课堂进行现场直播,各文科院系班子成员以及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委员,教师及博士后,文科机构研究人员和文科院系研究生等约360人在线参会。

为开好今年的文科工作会议,16日下午,校长邱勇在艺术博物馆主持召开了文科教师座谈会,副校长彭刚出席。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汇报了“十四五”文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初步思路,美术学院王宏剑教授、何洁教授,人文学院刘石教授,法学院周光权教授,新闻学院金兼斌教授,经管学院陆毅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瑜副教授,公管学院刘志林副教授,社科学院孟天广副教授,教研院张羽副教授等与会教师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增长点、文理工融合发展、校内教师兼职兼聘、学术评价体系、教师梯队与青年教师成长、博士生培养、教材建设、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塑造等进行了主题发言,提出了思考深刻、见解独到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章

清华大学再添一级学科博士点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8月17日,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姜培学,副校长、医学培养......

清华大学再添一级学科博士点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 8月17日,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姜培学,副校......

清华大学王希勤校长: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请信

清华大学王希勤校长清华欢迎你,新征程上的筑梦人——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请信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亲爱的考生朋友们:你们刚刚经过了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高考,我衷心祝福你们取得好成绩,祝贺......

聚焦绿色发展,清华大学成立新书院

6月5日,清华大学秀钟书院成立仪式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该校举行。据悉,秀钟书院取名来自清华大学校歌“水木清华众秀钟”,立意“钟灵毓秀,水木隽永”,蕴含着“汇聚各方资源,培育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清华大学最新天文观测成果,揭示星系形成演化

5月5日,清华大学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由清华大学天文系牵头的国际团队通过全波段数据,直接探测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围气体进入星系的详细过程,证实了重元素丰度较高的“循环内流”是驱动星系恒星形成的关键,为理......

清华大学构建和鉴定非人灵长类类胚胎模型

胚胎着床至原肠运动是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临床早期流产的高发期。受限于伦理争议和样本来源,相比于模式动物,灵长类围着床后发育的相关研究明显滞后。基于胚胎干细胞组装的类胚胎模型为灵长类胚胎发育研究提供了新......

清华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

清华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14日直播|清华大学教授讲述柔性电子技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26.shtm直播时间:2023年4月14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台:科学网APP(......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我国科学家研发逐级悬浮打印技术

组织/器官的体外功能化重建是生物制造领域长期以来的努力目标。然而,组织器官的外部复杂结构和内部精细特征(如血管等)的耦合构建仍极具挑战。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熊卓副教授、张婷副研究员课题组研发了一种逐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