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2 16:44 原文链接: 甘南大草原上的“火种”

  “他们骑着马到我们寺院里,住了大概一个月,每天背着一个大箱子到沼泽湿地里去做实验。他们就是兰州大学的(教授)。”2020年8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妙君在甘南科考时,偶遇一位僧人说起30年前遇到兰大科研人员的事。僧人会的汉语不多,但却将“兰州大学”几个字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僧人所说的正是兰大老一辈生态学家陈庆诚、张鹏云、彭泽祥、赵松龄、王刚等人。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就开始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草甸、沼泽湿地开展科研工作。

1992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国祯组织建立“甘南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甘南站)。发展至今,它已成为占地面积133公顷,集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实践基地。

近日,兰州大学甘南站和“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庆阳站)”获批建设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抓住本质问题,稳扎稳打地往前走。”正如杜国祯所期待的那样,这个甘南大草原上的“火种”正在以“燎原”之势燃起。

到草原去

2004年6月,即将本科毕业的马妙君第一次来到了甘南站做实验。

路上,师兄说:“甘南草原就像Windows XP 的桌面一样,蓝天、白云、绿草,特别漂亮。”然而,见到美景的欣喜不到一天就被打破。在经历了荒郊野外遭遇暴雨却无处躲藏而浑身湿透的狼狈之后,马妙君感到生态学和之前理解的“好像还不太一样,梦想被浇灭了的感觉”。而这样的经历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甘南草原上做研究的导师杜国祯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1992年博士毕业后,杜国祯留校任教。他萌生了建立野外实验台站来支撑在甘南草原继续开展工作的想法,“甘南重大的生态意义和独特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兰州大学生态学应该抓住的优势资源”。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流经这里形成了黄河第一道湾,在玛曲形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使甘南草原成为整个青藏高原上拥有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最高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的面积占到青藏高原的49%,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地方都是生态学研究应该坚守住的阵地。”抱着这样的想法,团队围绕该区域进行了大量的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机理研究。在团队的保护、修复、研究下,该区域高寒草甸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大幅提升,对玛曲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坎坷建站

从兰州到甘南州玛曲县有400多公里,对现在的马妙君而言交通已不是大问题,“自己开车或租车半天时间就到了,再到玛曲实验站的话当天也能到”。

而在1992年杜国祯建站初期,路程远且交通不便就是横亘在他面前的首个问题。“从兰州坐一整天班车到合作,再坐一整天班车到玛曲,从玛曲往乡上或实验场地走就没有班车了。起初几年是骑马,得走两天。后来自己联系当地单位的车,一般要等个三五天;运气好的时候碰上个兰驼拖拉机,给司机付点酬金就把我们带下去了。”

住宿同样是问题。从最开始租牧民的冬窝子、自己搭土棚子、搭帐篷,喝的是山泉水,照明是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到现在拥有自己的房屋,杜国祯一点点地让所有问题都变得不是问题。

相比生活条件保障上的坎坷,经费的短缺是甘南站发展的最大制约。“建站初期最大的经费支出就是给实验场地修围墙,没有围墙的话种的草很容易就被牲畜破坏掉,钱主要花在这上面。再就是买些简单的工具,例如天平、卷尺、纸笔等。”杜国祯说。

刚开始站里的运行经费要么靠杜国祯自己垫钱,要么用其他科研项目的经费,到后来渐渐获得了学校的经费支持,这才使甘南站的生活设施、实验条件等有了大的改观。目前,甘南站已经拥有总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生活设施齐全、可满足一百余人长期住宿需求的房屋,拥有价值2000多万元的监测草甸和湿地的仪器设备。

接力守望

慈祥、严厉、简单,这是马妙君眼中的杜国祯。而最让马妙君受益的,还是“杜老师那种坚持不懈、以身作则的劲头和精神在我们团队、台站得以长期传承下来,这也是台站发展至今的最大源泉”。

从建站之初每年常住大约半年时间,到后来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每年待两三个月,杜国祯始终没有离开甘南草原这个工作平台。

2014年至2016年青藏科考,时年已近60岁的杜国祯坚持带着学生们奔波在青藏高原上,每天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八九点回来,再整理样本到半夜,中午就在草原上喝矿泉水,吃白饼、榨菜。

在杜国祯的示范带动下,从过去到现在,学生们在接到考察任务后总是毫不犹豫地外出。“学生看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就没有怨言了。师弟、师妹看师兄、师姐是这样做的,也就不觉得委屈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的学生。”

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上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0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县柳区晚古新世植物群中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开招标采购多种质谱仪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提取浓缩设备、六通道多列包装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SYZB......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

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差异及与棕碳光吸收关联获揭示

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

“海燕号”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两架“海燕号”气探型高空大型无人机日前在四川省自贡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绍,这意味着国家级机动观测业务正式启......

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23日中午,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顶科考。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办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顺利完成了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

青藏高原“长高”如何影响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最为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

青藏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学比较研究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工作部署,4月9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青海高原科学与全球高原科......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表层土壤汞的累积分布与来源贡献

汞(Hg)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随人为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进入大气环境,经大气循环传输并沉降累积至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跃汞储库之一,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至少90%以上的汞。土壤累积的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