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3 09:03 原文链接: 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及研发的集中方向

生物药物研发指的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在内的生物体,在适合的条件下形成新的产物或者是进行合成的过程。与化学药物相比,生物药物研发的技术门槛更高,生产工艺也更复杂一些。生物药物研发难度大、周期长,研发种类覆盖了多肽、胰岛素、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治疗领域涵盖了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生物药物研发速度的加快,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疫苗、细胞因子等生物技术产品,为人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美迪西是一家综合性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公司,在中国cro公司排名中靠前,能够为客户提供生物学、化学、临床前试验等一站式外包服务。目前生物药物研发的种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重组蛋白质和重组多肽药物

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重组对象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最后将表达的目的产物纯化并做成制剂,得到重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

按国际药学界通行的分类法,凡氨基酸分子的数量大于100的药物均属于蛋白质类(其中包括人们所共知的胰岛素、生长素、干扰素等),而氨基酸分子的数量在100个以下的药品属于多肽类。作为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多肽涉及到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与小分子化学药相比,多肽类药物往往更为安全、副作用更小,很少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多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代谢类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内分泌类疾病、血液病和疼痛缓解等众多方向也都可应用多肽类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多肽类药物主要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化学合成和基因重组表达三种生产方式。

(2)重组DNA药物

基因治疗是指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断,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重组蛋白药物是运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改造技术生产的,用于治疗因先天基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因素所导致的体内相应功能蛋白的缺失。重组蛋白药物可治疗的疾病有癌症、病毒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具有特异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生物功能明确等优势,是药物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中国重组蛋白药物主要有:重组胰岛素、重组干扰素、重组凝血因子、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酶替代重组蛋白药物、重组生长激素等。其中重组胰岛素在中国重组蛋白药物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重组干扰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细分产品发展潜力较大,尤其是长效药物。

2、生物药物研发的集中方向

(1)肿瘤

根据统计,全世界人们因肿瘤而死亡的人数最多,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使某个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子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最终导致病变,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目前在医学界只能运用诊断、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相信在未来的十年里会不断增加抗肿瘤生物药物,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

(2)神经退化性疾病

通常来说,老年痴呆、脑中风、心脏病和帕金森等病症都属于神经退化性疾病,这一类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稳定发展造成很大威胁,因此,现阶段,很多的医生对此加强关注,针对这一类疾病进行生物技术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现阶段,城市化程度不但加重,由于生活节奏的快速加大,人类的生存发展压力比较大,但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之前没有发现的疾病都会被诊断出来,并通过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现。目前,该类疾病发现的越拉越多,极大的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活,其中哮喘病这种自身免疫性病症就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现阶段,中西方国家很多医生都在研究和推出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品来克服这个病症,事实上,通过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其的应用效果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显现出来了。

(4)冠心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冠心病这一病症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病种,已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冠心病死亡的老年人不计其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方面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作用,尤其是该方面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西方一国家的一家生物制药技术研究公司在质量冠心病的过程中国应用单克隆抗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心绞痛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也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由此看来,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由此诞生。

目前,随着医学界的基因组的建立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纯熟,基因治疗技术与方法也逐渐走向了商业化道路,为日后的治疗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者也逐渐将这一技术运用在转基因动植物当中,采用转基因动物的细胞因子来生产担保酶抑制剂,以此来治疗肺气肿病症,现已进入第二期和第三期临床试验,试验效果良好。由此可见,转基因动植物是日后制药工业发展的又一领域。

 

相关文章

打造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国家级实验室计划入驻罗湖

近日,在广东医保药业会务中心,罗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剑峰带领区招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共同召开了“湾区重组蛋白国际科创成果转化中心”筹建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广东医保药业与福莱明生物制药在政府的......

微生物所等研发出新型“二合一”猴痘病毒重组蛋白疫苗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在《自然-免疫学》(Nature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Rationaldesignofa‘two-in-one’immunogenDAMdrivesp......

昆虫细胞对抗新冠?华西医院新冠疫苗获临床试验许可

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该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已于21日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文。该疫苗靶向SARS-CoV-2,使用其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产生中和抗体以阻......

【分享】几种常用的蛋白标签的功能和优点

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现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具体领域。特别是体内功能研究和蛋白质的大规模生产都需要应用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本文将简要介绍几个常用的蛋白标签及其功能和优点。一.GST标签GST(谷胱甘肽巯基......

华北制药加快重组人血白蛋白产业化进程

华北制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历经十余年的技术攻关,攻克了大剂量重组蛋白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的难题,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纯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组人血白蛋白,成为继英国、日本两家企业之后第三家实现重组人......

基于磁性微球的固定化金属亲和载体及其在蛋白质/多肽纯化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模板法制备的单分散磁性硅胶微球,经过表面修饰偶联上亚氨基二乙酸(IDA),与过渡金属离子Cu2+螯合,制成一种新型的磁性固定化金属亲和纯化载体。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进行磁性固定化金......

酵母中表达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从酵母载体系统的选择、酵母表达宿主的选择、多拷贝菌株的构建、高密度发酵培养酵母细胞、应用酵母系统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现状、酵母表达系统的缺陷及对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酵母表达体系在基因工......

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胞外分泌型系统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基因工程领域,重组蛋白表达后定位于胞内或周质间隙,影响了其表达水平与可溶性,进而影响活性,降低了利用效率。分泌表达至胞外培养基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细菌天然分泌系统作为重组蛋白胞外递送......

基因工程药物中包含体复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以大肠杆菌作为表达系统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时,药物蛋白通常会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聚体即包含体,它们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是正确的,但空间结构错误,没有生物学活性。需要一个复性过程才能得到生物活性蛋白。近......

表皮生长因子的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异源蛋白商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因子是获得大量的活性蛋白质。而重组蛋白若要得到正确、大量的表达,必须把握好基因表达调控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强启动子的使用、有效的调控序列、宿主的选择、翻译后的加工与定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