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7 21:07 原文链接: 真空渗入法研究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原理

  真空渗入法可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水分而下沉。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而放出氧气,由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光合作用的结果,会使得下沉的叶片随其下表面气体逐渐增加而上浮,根据上浮所需的时间的长短,即能推测光合作用的强弱。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小白菜、莴苣叶片;2. 直径约1cm的打孔器;3. 注射器;4. 三角瓶;5. 小烧杯;6.温度计;7. 冰块。

  三、实验步骤

  1. 从供试植物上,选取生长健全、年龄近似、厚薄均匀的成长叶片数片,用直径约1厘米的打孔器打小圆片50片左右,放入注射器中,加水使叶子浸没。在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如此反复抽拉几次,叶片即可变成半透明状而下沉,把下沉叶子连水倒入小烧杯中,放于黑暗处。

  2. 取100ml三角瓶四个,编号后,在各瓶中均加入新制冷开水40ml,再向2,3,4号瓶中各加入相当于麦粒大小的碳酸氢钠粉末于水中令充分溶解,在2号瓶上用较厚白纸遮光,3号瓶用冰水降温至10℃左右,1,2,4号瓶则用温水浴保持20~25℃的温度。每瓶各放入下沉叶片10片,放在日光或较强灯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3. 记录各瓶内叶片上浮所需平均时间,或一定时间内上浮叶片数

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

光合作用是何时、如何起源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一组17.5亿年的微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产氧光合作用的演化。该论文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质。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质量和二氧化碳捕集与传输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的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构建亚乙烯连接的COF进行光催化全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韩宝航课题组与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李发堂课题组,在制备亚乙烯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与水的氧化全反应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Fu......

无氧发酵代谢物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新机制揭示

在模式生物莱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别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无氧发酵则可以独立发生在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这三种基本的能量代谢过程如何和谐有序的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学问题。......

光合作用始于单个光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05.shtm......

中科院院士李灿:发展人工光合成产业是“一石三鸟”之举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给了我们启发。光合作用的本质是能量固定的过程。以人工方法实现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有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酶催化等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正朝着不断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实现规模化......

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细节揭示

据《自然》杂志3日发表的论文,美国和德国两个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如何形成的微观细节,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水分解对于开发将水转化为氢燃料的设备非常重要。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

光合作用和第五物质状态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光合作用和激子凝聚体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允许能量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流动的物理学状态。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通常与远低于室温的材料有关,可能为未来的电子设计提供信息,并帮助解开复......

新研究揭示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微观细节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产生生长所需能量的过程。近日,两个研究小组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形成的微观细节。从该尺度了解光合作用有望促进清洁燃料开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此前的......

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细节揭示

据《自然》杂志3日发表的论文,美国和德国两个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如何形成的微观细节,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水分解对于开发将水转化为氢燃料的设备非常重要。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