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7-18 09:49 原文链接: 矿泉水瓶反复使用可能易致癌

随着天气渐热,经常可看到人们喜欢使用用过的饮料瓶、矿泉水装茶水,有消费者还为此振振有词,认为这样做是“环保”、是“节省”。然而,日前,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不宜反复使用塑料瓶,否则高温水、酸性溶液容易把内部的有害物质溶出,人体摄入不利健康。

“反复使用”存安全隐患

早前,网上有一篇关于“矿泉水瓶循环使用致癌”的文章在各大论坛、健康专栏等流传,该文称,“迪拜一个12岁的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最后得了癌症”。该文还声称,一般矿泉水瓶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制成,“瓶子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记者发现饮料瓶、矿泉水瓶反复使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消费者往往喜欢将自己使用过的饮料瓶、矿泉水瓶保留着,待下次出门时再灌满茶水或饮用水带出门,并堂而皇之地称此举为“环保”、“节约”。然而,这样的“环保”行为是否安全?昨日,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格的饮料瓶、矿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级的塑料做成,即PET瓶。这些食品级的PET瓶不能耐高温,需在低温使用,一般在70摄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回收,重复灌装使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宜反复使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该专家解释,PET里含有微量的催化剂,一些人喜欢将热水灌到瓶子里,而高温会使塑料里的有害物质溶出来,进入水里;同时,酸性液体也容易将塑料里的有害物质溶出,若消费者所灌装的水或茶酸碱度不稳定,也可能将有害物质带出来。此外,反复使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卫生指标也达不到。企业在首次灌装时,是对该瓶子进行过严格消毒、清洗、灭菌等程序,而消费者反复使用瓶子时,没有经过这些卫生程序,细菌有可能在瓶子里反复繁殖,人体摄入过多细菌也不卫生、安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教授蒋卓勤也指出,塑料瓶在制作过程中添加有增塑剂,而该化学成分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若长期用塑料瓶装饮用水、油、酒等物质,容易把内部的有害物质溶出,从而带进人体内。他建议,使用玻璃、不锈钢等材质的瓶子装食品,相对较安全。

塑料瓶底数字与安全性无关

坊间传言,有些塑料瓶是安全的,可反复使用,而看一个塑料瓶反复用安不安全,可通过瓶子底部的标识识别。网上有网友称,很多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如果数字在“05”或以上就可以循环再用,而且数字愈大愈安全。“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01;一般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05;奶精瓶子底部标示02;优酪乳瓶子底部标示02……”这则帖子一发出,即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赞同,有人则怀疑其真实度。

随后,记者找了一些装食品的塑料瓶看,果然在部分瓶子底部发现有数字标示,如宝生园550G装蜂蜜瓶底部标示“02”。不过,记者也发现,很多饮料瓶底部都没有任何标示,像康师傅500ML鲜的每日C、可口可乐450ML美丽果汁饮料等。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告诉记者,塑料瓶底三角形所标注数字与该瓶子“是否安全”没关系。三角形符号是一个塑料回收标志。三角形里边有1~7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的材料,如果制品是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则标示的是制品的主要的、基本的材料。在我国,塑料制品标注回收标志是非强制性的,一些正规的大品牌企业为了方便塑料制品回收,近来纷纷开始标注回收标志。专家认为,虽然这一标志主要是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知道所使用的塑料制品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应该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特别提醒

看数字区别使用塑料瓶

许多饮料瓶、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有箭头的三角形标志,里面标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材料。

“0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董金狮指出,饮料瓶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科学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

承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目前超市和商场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种材质制成,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清洁不彻底,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03”———PVC(聚氯乙烯)

据介绍,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都是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05”———PP(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0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0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06”———PS(聚苯乙烯)

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07”———PC及其他类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近年来,奶瓶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专家指出,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如果容器有任何摔伤或破损,建议停止使用,因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细微的坑纹,容易藏细菌。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的塑料器具。

相关文章

空气炸锅致癌吗?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吗?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吗?豆浆喝多了会诱发乳腺癌吗?生活中,那些舌尖上的流言简直让人防不胜防。1月6日,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

这个理论计算结果有助高效环保合成氨

氨作为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高效、环保地合成氨,助力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近日,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在合成氨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

瑞典女孩醍醐灌顶,大呼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环保少女”正在转型,正在从一个单纯的环保主义者成为一个左翼政治革命家。“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估计没有人会陌生,这位2018年年仅15岁就因为罢课呼吁环保活动而出名,现在已经是很多气候运动的代言人......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发现有女装致癌物超标20多倍!

近日,据央视网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抽检。在检测过程中,一件标称为深圳市安若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的时尚女装,被检出一种名为“联苯胺”的可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而且超标非常严重。企查查APP显示......

“义乌下架槟榔”并非禁售而是将不再以食品进行销售

9月20日,“浙江义乌要求商家下架槟榔”引发关注。此前,知名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并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患口腔癌系槟榔所致,呼吁大家远离槟榔。对于“禁售槟榔”的说法,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科相关人......

突发!浙江紧急下架禁售槟榔,千亿市场将不复存在

“请广大经营户自觉下架处理,我局将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近期内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对相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近期,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下发类似通知,要求商家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红星资本局不......

5600万!先河环保中标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项目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建设项目,中标价5600.095565万元。标段编号:GC530400202220156001001标段名称: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环......

教育部:全国共设置21个“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本科专业

教育部官网近日发布了对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482号(教育事业类153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函》),在答复“关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关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提案”中介绍,近年来......

氢氟烃使用固态制冷剂的新型环保空调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8月23日电(记者张梦然)今夏全球酷热难耐,空调的使用量剧增。但空调中的氢氟烃制冷剂是强效的温室气体,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的秋季会议上报告了一种有朝一日可取......

2021年我国环保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8%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高敬)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1.8%。在生态环境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了这一情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