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苏格兰妇女乔-卡梅伦被发现是一个医学奇迹,她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恐惧或焦虑,而且伤口愈合更快,这要归功于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以弄清这一点是如何运作的,希望能解开未来的药物目标。

卡梅伦的边缘超能力是在她60多岁时才被发现的,当时她接受了两次重大的外科手术,事后报告几乎没有疼痛。当医生追问她的个人疼痛史时,她报告说她从未真正感觉到轻微的割伤和擦伤,有些烧伤她甚至没有注意到,直到她闻到烧焦的肉,她在以前做过的手术后也不需要止痛药。

卡梅隆被介绍给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疼痛遗传学家,他们发现两个基因突变是她病情的根源。一个是在一个叫做FAAH的基因中,该基因以前被认为是控制疼痛、情绪和记忆的。另一个以前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功能的"垃圾"基因,但从这个案例中发现它可以调解FAAH的表达。因此他们将其命名为FAAH-OUT。

乔-卡梅伦,她几乎不感到疼痛,也从不感到焦虑或害怕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调查了FAAH-OUT在生物学上是如何工作的。在他们的方法中,他们在细胞上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来检查该突变如何影响其他基因,并检查了从其他患者身上提取的成纤维细胞,以研究FAAH和FAAH-OUT如何影响其他分子途径。

事实证明,FAAH并不是这些突变的唯一基因--其他348个基因也被抑制,而令人吃惊的是797个基因被打开。其中包括与伤口愈合有关的WNT途径;与情绪调节有关的BDNF;以及调节阿片类药物水平的ACKR3。总之,这些可能有助于解释卡梅伦对疼痛不敏感,她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提高,以及她的焦虑和恐惧水平普遍较低。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案例研究,与其他像Marsili家族一样的案例一起,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新的药物治疗目标,以抑制疼痛或改善精神健康症状。

这项研究的高级作者安德烈-奥科罗科夫博士说:"FAAH-OUT基因只是一个广阔大陆的一个小角落,这项研究已经开始绘制这个'新大陆'。除了无痛的分子基础外,这些探索还发现了影响伤口愈合和情绪的分子途径,所有这些都受到FAAH-OUT突变的影响。作为科学家,探索是我们的职责,我认为这些发现将对伤口愈合、抑郁症等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该研究发表在《大脑》杂志上。


相关文章

新突破!HPLC分析mRNA聚集体新方法:大孔径SEC

DNA的发现是人类研究地球生命遗传本质的里程碑。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从病毒、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真核生物、动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都使用DNA遗传物质进行细胞复制和生命繁衍。而mRNA的发现也是同样重......

中外科研人员破解诺氏驼基因之谜

中新网武汉5月16日电(王俊芳)中外科研人员通过对已灭绝诺氏驼的化石材料开展古基因组研究,破解了诺氏驼基因之谜,并发现欧亚大陆双峰骆驼不同物种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广泛的基因流动,其演化历史比学界已有认知......

科学家破译茶枝柑基因组遗传图谱

茶枝柑属于芸香科柑橘属宽皮橘物种,是历经700多年驯化栽培的柑橘变种,其果皮制干即为中药“广陈皮”,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多甲氧基黄酮是“广陈皮”中关键的药用成分,但目前对其生物合成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一名患儿在临床试验中死亡,辉瑞DMD基因疗法再遇挫

·一名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在2期临床试验中去世,死于心脏骤停。这是辉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疗药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临床试验中出现死亡事件。当地时间2024年5月......

《自然》连发3项研究:锻炼有益身体分子证据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不清楚这一过程,会影响人们对锻炼强度、类型以及相应疾病和健康......

人工智能设计的基因编辑工具来了

在不断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从温泉、泥炭沼泽、粪便甚至酸奶中搜寻各种微生物。现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他们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系统。据《自然》报道......

科学家发现50个肾癌相关新基因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在对癌症遗传易感性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50个与肾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区域。这一成果有助推进对癌......

科学家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

5月3日,《细胞—代谢》(CellMetabolism)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改写了教科书中“线粒体基因组编码13个蛋白”的论断,首次发现线......

决定“社牛”还是“社恐”的基因或找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现在人们常说的“社恐”,其特征是会尽力回避处身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而“社牛”则与之恰恰相反。《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果蝇体内一种调节社交网络结构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