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4 10:55 原文链接: 科学家精确“装订”石墨烯膜

  近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团队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水合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展示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并申请了相应的国内和PCT专利。

  对于石墨烯纳米片,要实现其层间距固定到1纳米左右并精确到1/10纳米这么小的尺度,其困难可想而知,更具挑战的是,石墨烯膜在水溶液中还会发生溶胀,导致分离性能严重衰减。

  研究人员提出了溶液中离子本身可以有效控制(氧化)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模拟计算加以验证。同时利用上海光源的X射线小角散射、精细吸收谱以及紫外等表征手段证明了离子与石墨烯片层内芳香环结构之间存在水合离子相互作用。这样的作用像“桥墩”一样支撑石墨烯片层,精确控制了石墨烯膜的层间距,而不同大小的水合离子相当于不同大小的“桥墩”,进而对应于不同的层间距。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成功实现并观测到石墨烯膜与不同的离子溶液作用后具有特定的层间距,这样的间距可以小到1纳米左右,而不同离子对应的间距差异小于1/10纳米;当石墨烯膜与水合直径小的离子溶液结合后,具有更大水合直径的离子就难以进入石墨烯膜。因此,通过离子选择可以实现对石墨烯膜的层间距达1/10纳米的精确控制。同时,通过系列水合离子控制的多石墨烯复合膜,从实验上实现了不同离子间的精确筛分。

相关文章

音叉做探针:从原子尺度看清水合离子真容

“水是世界上最常见、也是非常复杂的物质。最近,我们在尝试人工控制结冰,在国际上首次从原子层次上观察到冰是如何形成的,发现在二维极限下冰的结构与石墨烯很相似……”前不久,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上......

“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入2018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9年2月27日上午,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相关领域的专家逐项解读了入选本年度十大进展的成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支持的“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入......

我国科学家在离子水合和输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634001,21725302,11525520,21573006,11290162/A040106)等资助下,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课题组、徐莉梅课题组、......

北大《Nature》科学家首次看到水合钠离子的原子级“真面目”

在日常生活中,舀一勺盐,倒进一杯水里搅一搅,得到一杯盐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就是这件小事,却难倒了无数大科学家。人们已经知道,水能溶解很多东西,并与其形成团簇,但这种离子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

“看见”原子极限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日前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等将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于......

中国科学家国际首获水合离子原子级分辨率图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卡维里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王恩哥介绍水合离子研究最新进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教授江颖就水合离子最新研究成果接受媒体采访。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

通过石墨烯膜进行质子传输会产生巨大光电效应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Geim研究团队---通过石墨烯膜进行质子传输会产生巨大光电效。石墨烯最近已被证明对热质子,氢原子核是可透性的,于是人们对其在相关技术中用作质子传导膜产生了极大兴趣。然而,目前仍然不清......

科学家精确“装订”石墨烯膜

近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团队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水合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展示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并申请了相应的国内和PCT专利。对于石墨......

科学家精确“装订”石墨烯膜

近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团队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水合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展示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并申请了相应的国内和PCT专利。对于石墨......

石墨烯膜淡化海水成功

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但是海水淡化受技术和成本制约仍未得到广泛应用。记者日前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万勤教授团队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在石墨烯膜淡化海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