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03 08:59 原文链接: 科研经费1/4用于人力资本看浙江如何打造科技团队

  科研项目的投入可以是100万元、1000万元甚至1亿元,其中用于人的投入将会有多少?浙江省科技厅给出的答案是1/4。7月28日,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说,去年底,首批100个省重点创新团队中,科技创新团队占了一半,每个团队100万元的经费也已经到位,其中25%用于人力资本投入。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蒋泰维说,以往科技投入注重项目资金、硬件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则比较少。打个比方,在美国,4元钱中有1元钱是给人的,3元钱用于买设备;在中国,13元钱中有1元是给人的,12元用来买设备,可见我们对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另外还有一份数据,从浙江省科技人才队伍看,目前浙江省万人R&D(研究与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排在全国第5、第6和第11位,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更是排在全国第17位,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人才明显不足。这次创新团队建设跟以往不同,就是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目前,《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已经颁布,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百万经费中,劳务费比例占到了25%。“目前,全国来讲,只有浙江、上海做到了,其他地方按照科技部的规定,劳务费都不超过5%。”

  此外,创新团队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报省财政厅,劳务费上不封顶,这个力度是相当大的。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有活力的一块,原来别说劳务费,除了创造发明,博士、硕士是拿不到钱的,而这笔软支出就是用于科技人力资源,就是用于团队中的博士、硕士等青年人才。”蒋泰维说。

  团队合作提高效率

  做科研的都知道,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毕竟有限,单打独斗,很难成就大的科研项目。首批50个科技创新团队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个“散户”,项目带头人周晓慧博士之前吃够了“单打独斗”的苦,初尝团队合作的甜。

  周博士说,成立创新团队之前,有一个排水系统的项目,河位、管道监测,抽水自动化、节能,网络数据传送、分析,要找不同的公司合作,你做一点,我做一点,有时难免扯皮。

  现在,成立了团队,主攻方向就是化工安全结合物联网,走高端路线,“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因为没有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团队合作,集聚了各方面人才,管理协调就都跟上去了,效率自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跨单位跨学科谋发展

  科研“个体户”,在浙江省科技创新中是相当普遍的。不仅跨单位、跨学科、产学研结合的不多,而且在科研选题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结合得不够紧密,研究上也往往缺乏持续性。

  如何组建一批能打大仗、打硬仗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集团军?浙江大学首先迈出了这一步。

  浙江大学是浙江省一所学科全、科研体量较大的高校,因为实力强,所以首批50个创新团队中,浙江大学一家就占了26个。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主任骆仲泱教授说,首批申报成立创新团队以后,成立了一个科研集团军。“我们这个团队是个超级航母,联合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等7家单位,以浙江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及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开展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原始创新,着重培养集聚一批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集团军中,学校规模有大有小,在100万元的经费支出上,会向力量稍弱一些的宁波大学等倾斜,重在培养一些中青年梯队,让他们多一些机会自主设置课题。

  骆教授说,团队成立以后,原本一些可能一直拿不到项目的年轻人就有了上手的机会。

  缺什么补什么

  首批50个创新团队中,省农科院共有植物病毒与组培产业、蔬菜产业、用菌产业、果品产业4个团队入选。

  不过,他们与浙大不同,在省里给经费的基础上,团队缺什么,省农科院还要补给什么,“整合资源,优先配置给创新团队。缺什么,补什么,集中人力财力,重点提升创新团队配备,确保物质保障始终比科研快一步。”

  仅在这一方面,2009年,浙江省农科院投入785万元用于提升4个创新团队,2010年又追加投入1225万元。另外,还多方筹措资金,在海宁杨渡建设了一个现代科技创新基地,为创新团队提供了一个集科学试验和示范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建设,人才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农科院引进了7名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并在用好下拨的专项资助经费的同时,省农科院自身的“人才奔腾”计划重点资助创新团队的优秀青年人才,到合作单位或著名大学进修、深造。

相关文章

北京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

3月6日,北京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怀柔园区开班,50名初中理科教师开启了一场为期5天的研修之旅。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特色......

尤政代表:加快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出部署,提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体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

“海洋人才港”项目专家咨询会在青岛举行

近日,“海洋人才港”项目专家咨询会在青岛举行,与会专家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了研讨。按照方案,该项目将以“双海”(海洋+海外)融通为特色,以高端人才集聚为引领,以八大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十五个项目为主要......

高学历人才青睐技能证书为哪般

技能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人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个人终身职业发展的计划中。博士、硕士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浙江正成为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融入技能人才队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考取初级......

加大支持力度,让青年人才勇攀高峰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随机服务运营管理,此次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可以让我获得更好的研究平台、更多的优势资源支持,这对我们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帮助,对我个人的科研工作也是很大的支持......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谈人才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

人才“带土移植”,更须“厚土培植”

近日,地方两会相继闭幕,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争奇斗艳”。其中,广西和辽宁均提到人才引进的“带土移植”。言外之意,是希望把高端人才与创新项目和团队捆绑在一起,让引进的人才能尽快适应环境、发挥专长,为地方......

百万年薪、送房送车,“内卷式”抢人正席卷医疗行业!

这是近几年来颇为罕见的一幕。自疫情管控结束,到农历新年上班以来,动脉网发现,“内卷式抢人”正席卷整个医疗行业:包括政府、产业园区、科研院校、企业、投资机构等在内的医疗各方为抢人才“倾巢出动”,由南到北......

董宇辉获北京平谷优秀人才奖

据,2月16日,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在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会上,为优秀人才代表颁奖。共颁发自信自强、深耕厚植、创新引领、情系平谷、突出贡献5个奖项,重点表彰在平谷区发展中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