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8 17:15 原文链接: 科研资金过境来港香港科研事业迎来春天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中央政府部门日前出台了多项支持香港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仅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科研仪器设备进入内地免关税等问题,也为香港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与国家科技建设拓宽渠道。

  香港科技界人士认为这是中央给香港科技界的一剂“强心针”,不仅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对香港科技界人士的关怀,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制约香港科技界与内地交流合作的政策障碍,为今后推动两地科技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香港也能发挥优势更好地参与科技强国建设。

  科研经费问题陆续解决

  多家香港科研机构受惠

  随着香港与内地科研交流日益紧密,国家科研经费不能过境香港使用,长期以来是困扰香港科研人员的问题,不少香港科研人员为完成研究只得两地奔走。而在新政策下,香港与内地科研交流渠道将更加畅通,中央财政首批支持香港科研机构总计约2200万元的科研资金已经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沈祖尧表示,他所在的实验室——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拿到了第一笔资金99万元。“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开始。”沈祖尧说,这笔资金将用于后续研究、购买大型器材和学术交流。

  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批准国家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在香港理工大学成立。该中心主任钟国辉表示,以往虽然大学科研人员可以申请国家研究项目经费,但经费无法过境到港使用,他经常要去内地做研究。而由于他在香港也有教学任务,所以每个月都要腾出几天去内地,深感不便,拖慢研究进度。如今经费可以过境,香港科研人员可以专心在港做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卞兆祥表示,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支持学校项目研究。他表示,国家科研经费过境来港让香港整体科研经费的“盘子”扩大了。他期待之后经费申请、项目评估以及实施细则可以尽快公布,使相关政策更好地被落实。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表示,国家允许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申请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是为香港科研业界拆墙松绑,也可促进内地和香港合作。未来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机会独立或联合其他香港或内地机构,一起竞投重大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黄卫日前在香港表示,深化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的相关举措已陆续展开,长期困扰两地科技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政策障碍也已突破。第一笔助港科研资金到位后,未来国家科研经费将在香港与内地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陆续来港。

  打通与内地合作关卡

  产学研合作迎来新机遇

  香港科研基础雄厚,拥有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其中两院院士有43名,还有22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分部。此外,香港的科研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科研成果可直接得到国际认可。

  虽有众多优势,但香港科研也有短板。不少香港科研人员认为,香港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得不够,而此次中央出台的新政策打通了与内地科研合作的关卡,让香港的科研成果在内地得以更顺畅地转化。

  黄卫介绍,未来科技部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融合发展,支持香港创业孵化机构与内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深入交流和对接,促进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区域高效聚集与融合,让香港的科研成果在内地产业化。

  卞兆祥表示,内地作为科研成果产品转化的一片热土,在临床医药方面与香港合作空间很大。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目前跟昆药药业、片仔癀药业等多个内地药企合作,希望未来香港的研究成果产品化步伐也能相继加快,让更多的病人受惠于科研成果。

  国家科技部于2017年11月认定香港科技园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表示,随着新政策的落实,香港与内地科研沟通的渠道会越来越畅通,香港的基础研究和高端研究可以在大湾区产业化。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新政策的推出可以推动香港科技园、香港应科院、香港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向内地进行转移和产业化。另一方面,科研合作的加强也将缩短科技研发和市场应用之间的链条,尤其有益于加快香港与内地在新经济领域的融合。

  纳入国家科研体系

  香港科研人员为建成科技强国出力

  让香港科研人员感到振奋的是,此次新政策将香港科研人员正式纳入国家科研体系中,未来香港科研人员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建设,发挥香港特有优势,为祖国建成科技强国而出力。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表示,香港科研在不少领域已经取得世界前沿的地位,成果受到世界认可。在新政策下,内地与香港可以共享更多资源,如病人的样本、大型的设备等。“我希望未来香港科学家不只是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参与者,更有机会在项目中担当领导者。”

  沈祖尧表示,香港生物科研领域发展起步早,实验标准与国际接轨,科研人员与世界各地的著名高校联系紧密,具有国际视野。相信在与内地科研机构合作时,可以给他们传授经验,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国际标准,同时也可以不同的实验思路给人启发,推动内地生物科技的发展。

  钟国辉说,香港的基建和建筑工程发展很蓬勃,钢铁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做得很出色。这正好可以应用于提升内地的钢材生产技术,将内地优质钢材输出到国际建筑市场上,体现了“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在新政策下,香港科研机构也希望能够受惠于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建设。香港数码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礼表示,数码港期待今后能够受惠于相关国家重要科研项目,例如新一代互联网、量子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5G移动通讯技术等。他还希望国家在香港设立更多科技投资基金,也希望国家科技部门和科技企业在港设立机构。

相关文章

警惕!香港发现首例输入性猴痘确诊个案

(6日),香港特区政府召开疫情记者会。会上,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通报,9月5日,香港发现1例怀疑输入性猴痘个案,今日经检测确认为猴痘确诊个案。该病例未进入社区,属于输入性个案。香港卫生防护中......

两局联合发布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发展十八条措施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管理局)2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冀促进两地科技创新合作,以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

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2.8万亿,比上年增长14.6%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今天公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

教育部: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

逆向孵化,“科研飞地”会是释放创新资源的有力途径吗?

不知大家是否有意识到一个现象,资源富集,似乎在任何行业都存在。在医疗创新领域,以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为代表的发达地区聚集了最多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并且通过完善而丰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继续吸引......

研究称香港极端高温天气在未来会愈来愈多

中新网8月22日电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与其他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香港的极端高温天气在未来会愈来愈多,温度升幅和持续时间亦会增加。研究团队建议长远规划及增设纾缓设施,以减低极端高温天气对市......

香港逾6千名幼童接种新冠疫苗未发生异常事件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21日发表网志称,过去一个月,香港有约6400名6个月至3岁的幼童接种了首剂新冠疫苗,除接种后短暂轻微不适如发热、针口红肿或皮疹外,并未有任何严重或非预期异常事件。卢宠......

做好政策加减法,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科研人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科技部、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

马月华:全力以赴担好每份责任

研究员、师者、母亲、子女……马月华和大多数人一样,身兼数职,扮演着许多角色。在平衡好这些身份肩负的重担的同时,仍能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奥秘,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马月华来说并不容易。路途艰难,但她从未放弃......

11%硕士继续深造,导师们却愁坏了

继考研热后,考博热正在兴起。有数据显示,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学生考博热、考博难、延迟毕业多的同时,博导招生也不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