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空间科学项目发展规划深化研究”第三次课题研讨会在空间中心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空间中心主任吴季主持,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大气物理所、力学所、物理所、理论物理所、微生物所、中国科技大学和空间中心等单位的空间科学各领域课题主要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中科院基础局、高技术局的领导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吴季首先向课题成员通报了中科院空间科学领域的近期进展,并指出当前国际发展很快,美国出台了新的空间政策,强调要加强机器人探测和对地观测,这些都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持续开展战略研究非常必要。中科院在09年启动的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很大程度调动了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虽然由于资金有限布置了有限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还将继续分批部署下去。

  之后,各领域分别就各自领域的发展规划深化研究报告进行了汇报和交流研讨。研讨后,会议对课题的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要求。

  中科院基础局处长燕琳作在发言中指出,空间科学对于我们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院领导和机关都非常支持空间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并对所有在这个领域工作的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辛苦、坚持和努力表示感谢。最后,吴季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空间科学项目发展规划深化研究”是“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第一批)部署启动的课题之一,主要针对“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空间科学项目发展规划进行深化研究,将于明年10月完成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和他的五个实验

2023年5月16日到5月23日,一周的时间里,87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从北京到广州,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高能论坛到大湾区科学论坛,活动安排虽不算密集,但舟车劳顿于他的年龄来说仍称得上......

物理所等在二维铋中发现单质铁电态

铁电性是指在某些材料中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电极化现象。这种极化可以通过施加外部电场进行翻转操作。由于铁电相可以受电场控制,在数据存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此外,铁电相的压电、热电和非线性光学特......

我国积极推动空间技术的转化应用

2022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近日正在北京举行。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拓展国际航天合作机制,积极推动空间技术的转化应用。我国积极推动空间技术的转化应用国家航天......

中科院物理所举办2022年公众科学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3.shtm6月25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22年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受新冠肺炎疫......

中国航天先进材料创新联盟启动组建

20日,中国航天先进材料创新联盟在南京正式启动。联盟的创立将为航天科技与材料科学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整合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材料领域高端人才、技术,加快推进材料科学技术与航天事业的融合,促进中国航天......

近代物理所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辐照损伤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崇宏课题组在铁铬铝氧化物弥散强化钢(FeCrAlODS钢)辐照硬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MaterialScience&Engineeri......

多国科学家在线共商空间技术和平利用解决方案

11月18日,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在北京开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科学家、宇航员、企业家、教育家、金融家等,围绕空间领域面临的全......

四大突破使我国进入“探日时代”

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地观测、空间科学等各类航天任务对高性能卫星平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具有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指标的卫星平台,是制约航天事业后续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之一。2021......

项目公告!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8月16日大气细颗粒物......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空间技术

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扮演着全球航天领导者的角色,有序推动空间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务的开展。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携手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在4个月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