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5 11:57 原文链接: 缓释尿素小麦增产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技术生物所吴跃进研究员课题组在缓释尿素提高小麦肥效与增产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为新型环境友好高效化肥的研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已在农学核心期刊Agronomy Journal接受发表(DOI: 10.2134/agronj2017.06.0351),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杨阳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人。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后期增施氮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然而,在黄淮海南部地区小麦生长后期湿度大、温度高,增施氮肥易诱发小麦赤霉病等病害,不利于稳定小麦产量。

   课题组在黄淮海南部地区应用自主研发的载体型缓释尿素,采用一次性基施、后期不补施氮肥的肥料运筹方式,在保障中高产量水平的前提下,探索小麦稳产增效的生产模式。一般来说,化肥的主要损失途径有挥发、淋溶和径流,造成化肥利用率低下。研究表明,施用常规尿素后,近30%的氮肥可通过淋溶损失,约10%以上可通过氨挥发损失。进一步对载体型缓释尿素与土壤结合的结构进行分析显示:载体型缓释尿素中添加的功能材料有助于在土壤环境中构建微观团聚结构,有效减缓氮素溶出释放,降低淋溶和氨挥发损失,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改善植株氮素营养和生理活性。较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载体型缓释尿素可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22.1%~32.7%,实现小麦增产10%以上,每公顷减肥增效达到1300元。

  环境友好高效化肥的研发应用是实现我国“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的重要途径,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等资助。

相关文章

成都生物所定位新的小麦穗发育调控基因

小麦(Triticumaestiv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少以及气候变化,提升小麦产量是育种的重要目标。小麦穗主要由附着于穗轴两侧交替互生的小穗构成。小......

“世纪麦翁”:耕耘华夏留麦香

在后辈眼中,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庄巧生院士是严谨的学者、崇德的贤者、睿智的师者,勘称中国小麦学的一代宗师。然而,他对自己一生的评语却很简短:“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

世纪耕耘麦香华夏——追记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农历四月,麦穗尚青,正是北方小麦扬花灌浆的关键时刻,而一颗为中国小麦殚精竭虑80余年的心脏却永远停止了跳动。2022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亩地可卖1500元?“中原粮仓”河南被推上风口

中国北方小麦即将进入收割季节,针对个别地方毁麦开工及网上流传的“割青麦作饲料”情况,2022年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回应称,已要求各地全面排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

巨星陨落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逝世享年105岁

5月9日,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8日16时......

《科学》发文:利用这个基因,小麦产量提高

小麦是全球分布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超过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提高小麦产量,事关全球粮食安全。4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应用植物基因组团队贾海燕教授与美国俄克拉荷......

重拾“记忆”:突破小麦D基因组改良瓶颈

在小麦驯化过程中,人们曾因过度追求某些性状(如产量、面粉品质等)而“弄丢”了另一些重要基因。同时,育种过程中长期使用骨干亲本,多倍化和进化的“瓶颈”导致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与A、B亚基因组相比,小麦D......

重拾“记忆”:突破小麦D基因组改良瓶颈

节节麦受访者供图在小麦驯化过程中,人们曾因过度追求某些性状(如产量、面粉品质等)而“弄丢”了另一些重要基因。同时,育种过程中长期使用骨干亲本,多倍化和进化的“瓶颈”导致其遗传基础日益狭窄,与A、B亚基......

山东:用科技精耕粮食减损“无形良田”

众多小麦新品种在山东德州当地实验基地里“争奇斗艳”。山东是粮食大省,这些品种将承担起山东粮食稳产、增产、提质的重任。王延斌摄◎本报记者王延斌“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提升粮......

新小麦抗旱基因被发现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挖掘小麦抗旱基因、揭示小麦抗旱性特异调控的分子机理及遗传网络,对于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小麦分子遗传育种学科的一个研究难题。据小麦遗传育种学相关专家介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