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5 17:41 原文链接: 美公司称核聚变研究获突破:可提供清洁能源

  北京时间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核聚变“复制”太阳等恒星内发生的反应,利用核聚变发电长久以来就是能源领域的圣杯之一,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更清洁更绿色的能源解决方案。一直以来,核聚变研究面临巨大难度和挑战。美国的劳伦斯维尔等离子物理公司(以下简称LPP)指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解决方式,利用核聚变为整个世界提供一个巨大并且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目前,LPP公司的“聚焦聚变”项目已进入最终阶段。科学家的目标是证明他们提出的设想能够成为现实。这一项目由LPP公司首席科学家埃里克-勒纳领导。现在,他们正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发起筹款活动,而后利用筹集到的资金走完研究的最后一步。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两项目标,证明他们的核聚变方式具有可行性,第三个目标也已经触手可及。

  根据2012年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这支研究小组成功将聚变燃料加热到18亿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200倍。在一个微小的等离子粒团内,这一温度虽然只持续了100亿分之一秒,但也足以完成目标。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燃料密度提高1万倍,计划在18个月内完成目标。

  LPP公司在Indiegogo网站上表示:“我们的研究小组完全支持利用现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风能和太阳能,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需要更清洁并且更具有经济可承受性的能源解决方案。现在,全球有大约20%的人口还没有用上电,有近一半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到2.5美元。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将有12亿人处在没有电的生活状态。”

  LPP公司指出他们研制的系统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遏制气候变化,同时还能提供不会产生核废物的核电。当前的核电站立基于核裂变,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并且长久存在。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能够提供更清洁能源。

  世界各地的政府投入数十亿美元研究核聚变,但进展十分缓慢。LPP公司凭什么相信自己会成功呢?这家公司指出:“首先,我们利用的是等离子体的天然不稳定性集中能量。我们利用的是与太阳耀斑以及其他天文现象相同的过程——例如箍缩效应,同时将规模缩小到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的程度。政府资助的计划一直在遏制这种不稳定性。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了一条难度更大的道路。我们的方式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利用天然过程,而不是遏制这些过程。其次,打造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发明并不总是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成本相当于现在的3万美元,第一个晶体管只用了研究小组短短两年时间便浮出水面。”

  2012年3月,LPP公司将他们的研究论文刊登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他们的论文遭到一些人的批评,其中包括等离子体诊断设备制造商Impedans公司首席执行官麦克-霍普金斯。霍普金斯在自己的网站上指出:“我不认为新泽西州的劳伦斯维尔等离子物理公司能够实现核聚变发电,尽管他们话说得很响亮。”不过,LPP公司相信他们的方式能够奏效或者至少有助于进行聚变反应研究。

相关文章

只为点亮一盏属于核聚变的灯

“万老师,EAST实现了403秒的H模等离子体运行!”“祝贺!祝贺!大家辛苦了!”4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该所科普主管蔡其敏向记者展示了这段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的......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相关技术获得突破。在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协同作战的今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有耐力、能长期投入的“国家队”和更灵活、试错成本更低的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推......

美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真突破还是搞噱头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美国能源部将发表重大声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6.shtm中新网12月13日电综合外媒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国能源部将于当地时间13日宣布,美......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记者22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

提高三乘积,让可控核聚变走向现实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

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

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学家们实际上可以在核聚变反应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氢燃料,从而获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发表于最......

16人,这个科技部专项评审名单公示

3月24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21年度指南方向10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共16人,其中技术评审专家15人,特邀财务专家1人。根据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21年度申......

日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今秋运转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核聚变发电作为一个关键的技术途径受到广泛关注。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将在今年秋季正式运行新一代热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届时,该装置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