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13 10:10 原文链接: 美开发出用于纤维素合成生物燃料的无酶离子液

  据物理学组织网5月1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能源部与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及伯克利实验室,合作开发出一种可在室温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的离子液体,为解决生物燃料成本过高的难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种新的技术不仅不需要昂贵的酶,而且其离子液体还非常便于回收处理。

  化石燃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增加90亿吨。由纤维素中的糖合成的液体生物燃料,不会进一步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是一种清洁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但是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降低至与石油相当的价格水平,却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挑战。

  过去人们大多是利用酶来从木质纤维素中获取发酵糖,但其成本昂贵,并需耗费大量的水资源。环保离子液体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是目前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可分解生物质燃料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显示了巨大的潜力,不过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离子液体仍需要使用昂贵的酶。

  近期的研究表明,酸催化剂能有效替代酶的水解作用。但如何分离糖类和离子液体,则十分困难。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同时使用氯化咪唑鎓盐与酸催化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最新的组合,使得分离发酵糖变得十分容易,同时离子液也可回收利用,这将大大降低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

  利用这种无酶离子液体,就可以利用酸为催化剂,水解生物多糖,使得多糖溶液中含有发酵糖。这种新技术可以将预处理液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富含糖,另一部分为可回收的富含木质素的离子液体,这种新技术与过去传统的预处理方式相比,用水量减少了很多。

相关文章

新型气凝胶助力太赫兹技术应用

瑞典林雪平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展示了一种由纤维素和导电聚合物制成的新型气凝胶。这种气凝胶可对通过其中的高频太赫兹光进行调节,为医学成像、通信等领域带来新的应用可能性。太赫兹......

培养藻类制造生物燃料未来可期

据《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今年4月,总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的千岁实验室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藻类培养设施,旨在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生物燃料。该公司的目标是在用培养藻类制造生物燃料时,将其成本控制......

用细菌制造出高性能绝缘纳米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复合纳米纸的的制备与结构示意图中国科大供图随着人类对南......

卿光焱团队制备基于光子纤维素纳米晶的柔性汗液传感器

近日,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汗液中钙离子传感的可持续、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纤维素纳米晶体贴片。该研究为纤维素纳米晶(CNC)......

科研人员在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左旋葡聚糖研究获进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蒋丽群等科研人员在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备左旋葡聚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BioresourceTechnology和Fuel。左旋葡聚糖是不对称......

产纤维素细菌能在火星生存

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张佳欣)包括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一个国际小组在研究康普茶在类似火星环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时惊讶地发现,尽管模拟的火星大气破坏了康普茶培养物的微生物生态,但一种驹形杆菌属的能产生......

科学家揭示二维化离子液体捕集二氧化碳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低碳能源研究团队在离子液体结构调控及捕集CO2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系统阐明了不同离子液体二维化之后的结构特征及转变机制,并对二维离子液体的CO2捕集性能......

中科院研发绿色低碳新技术,四大成果帮助降碳

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所)获悉,该所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绿色低碳成套新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这项成果实现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器-工艺过......

科学家开发熔盐水合物非溶解预处理纤维素技术

4月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与浙江理工大学唐艳军教授合作,创新性地建立了低能耗、绿色高效的熔盐水合物非溶解预处理纤维素技术。该技术可在......

美丽与实力兼备,科研“女团”立功“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作为一种合理利用碳资源、实现碳循环的重要途径,受到全球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在化学家看来,碳原子与氧原子相连形成的“碳-氧键”能量过高,成为二氧化碳转化的掣肘,也是绿色化学领域的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