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录控制和染色质活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调节类的RNA,这可能会产生特定的RNA结合蛋白(RBPs)。尽管多个RBP与转录控制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RBP如何直接作用于染色质。

  2019年6月27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付向东及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肖锐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Pervasive Chromatin-RNA Binding Protein Interactions Enable RNA-Based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进行大规模RBP ChIP-seq分析,揭示了人类基因组中活跃染色质区域中广泛的RBP存在。与转录因子(TFs)一样,RBP也显示出对基因组中热点的强烈偏好,特别是基因启动子,其中它们的关联通常与转录输出相关。

  通过分析揭示了TF和RBP之间广泛的共同关联,例如YY1(已知的RNA依赖性TF)和RBM25(参与剪接调节的RBP)。值得注意的是,RBM25耗竭减弱了所有YY1依赖性活性,包括染色质结合,DNA环化和转录。总的来说,该研究认为TF,RBPs,RNA和靶DNA片段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作用可以协调形成特定区域,以在细胞核中建立基因激活或抑制的单独阶段,这可能是特定基因网络和核子域的形成的基础。

图片.png

  RNA结合蛋白(RBPs)已经在个体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在RNA代谢中的功能,但最近对RNA可交联的蛋白质的观察揭示了大量的经典和非经典RBP。长期以来已知各种典型的DNA结合蛋白结合DNA和RNA,其已经扩展到许多转录因子(TF),例如CTCF;参与DNA修复的酶,如Ku80 / XRCC5和转录复合物,例如polycomb复合物2(PRC2)。

图片.png

肖锐研究员

  目前的估计表明,多达1500种蛋白质具有结合人类基因组中RNA的能力,并且鉴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如此大的RBP库,现在迫切需要研究它们的功能。

图片.png

染色质相关RBPs的一般特征

  RBP涉及RNA代谢的所有方面。现在,一个广为接受的主题是许多RNA加工事件与转录紧密结合。共转录RNA加工不仅能够有效和识别新生RNA中新出现的顺式作用调节元件,还可能影响下游RNA命运,比如RNA稳定性,可变剪接,甚至在细胞质中的翻译控制。

图片.png

不同启动子类别的不同RBP-染色质相互作用模式

  同样清楚的是,哺乳动物基因组比以前预期的更为活跃。除了典型的蛋白质编码mRNA的产生外,哺乳动物基因组还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包括长的非编码RNA(lncRNA),其中许多直接参与转录控制。此外,转录增强子还产生增强子相关的RNA(eRNA),其可介导增强子  -启动子通信以增强基因表达。原则上,各种调节RNA可能会招募特定的RBP来执行其功能。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RBP在转录中具有直接作用,例如典型剪接调节因子在转录中的功能,包括SRSF2,RBFox2,NONO,HNRNPL和HNRNPK。最近,甚至典型的TF YY1似乎以RNA依赖性方式结合增强子,这可能是其在介导增强子  -启动子环化中新阐明的作用的基础。这些发现提出了许多RBP实际上可能作为真正的TF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图片.png

RBP启动子相互作用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针对特定RBP参与转录和共转录RNA加工的这一新兴领域,提出了RBP如何在染色质水平上发挥其功能的普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付向东等团队参加了ENCODE项目,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观察染色质上的RBP,最初侧重于具有特异性抗体且主要或部分定位于细胞核的RBP。分别在HepG2和K562细胞上分析的58和45个RBP中,~60%显示与染色质强烈相关。进一步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将RBP-染色质相互作用与相同细胞系中TFs的ENCODE ChIP-seq谱相互作用,揭示了许多共同结合事件,从而为TF和RBPs的协同作用提供了证据。

图片.png

YY1和RBM25在HepG2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共调节

  该研究进行大规模RBP ChIP-seq分析,揭示了人类基因组中活跃染色质区域中广泛的RBP存在。与转录因子(TFs)一样,RBP也显示出对基因组中热点的强烈偏好,特别是基因启动子,其中它们的关联通常与转录输出相关。

图片.png

文章总结

  通过分析揭示了TF和RBP之间广泛的共同关联,例如YY1(已知的RNA依赖性TF)和RBM25(参与剪接调节的RBP)。值得注意的是,RBM25耗竭减弱了所有YY1依赖性活性,包括染色质结合,DNA环化和转录。总的来说,该研究认为TF,RBPs,RNA和靶DNA片段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作用可以协调形成特定区域,以在细胞核中建立基因激活或抑制的单独阶段,这可能是特定基因网络和核子域的形成的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陈加余博士和梁征宇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付向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共同作者包括武汉大学周宇教授和罗大极副教授,清华大学鲁志教授、张奇伟教授和陈阳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刘文教授,美国MIT Christopher Burge教授,UCSD Gene Yeo教授,康涅狄格大学Brenton Graveley教授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Eric Lecuyer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武汉大学“双一流”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的资助。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629-4#


相关文章

中国科大:揭示跨膜蛋白SIDT1调控人类核酸摄取的分子机制

RNA干扰是指由双链RNA诱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在细胞发育和抗病毒免疫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被用作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治疗的遗传工具。RNA干扰现象可在秀丽隐杆线虫全身及其后代中传播,被称为系统性......

研究发现“无中生有”的新基因起源机制

生物体的复杂性是由它们的基因编码的,但这些基因从何而来?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围绕小分子RNA基因(microRNA)起源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描述了一种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现古菌C/DRNA识别底物新规则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课题组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licatedtargetrecogn......

新发现!细菌RNA代谢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承才团队关于细菌中RNA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蓝藻中RNaseE受一个保守蛋白调控》(Aconservedproteininhibitorbri......

化学学院邹鹏课题组利用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揭示应激颗粒转录组动态变化

应激颗粒是在胁迫条件下形成的动态结构,通常认为其中包含翻译被抑制的RNA以及翻译元件,并可在刺激消失后解聚,是细胞内典型的无膜细胞器。在应激颗粒组装的不同阶段,大量RNA分子会被招募至应激颗粒中,对维......

第357期双清论坛“RNA与重大疾病诊疗”在杭州召开

2023年11月21日-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57期双清论坛“RNA与重大疾病诊疗”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

中国科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大零号湾”

11月24日下午,闵行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的核心内容是,核糖核酸功能与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将落户在......

遗传发育所玉米籽粒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RNA编辑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编辑作为一种RNA转录后加工机制,对于调控基因表达具有重要意义。RNAC-U的编辑是胞嘧啶(C)经过脱氨转变为尿嘧啶(U)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PR(......

综述:化学干预靶向致癌m6A修饰蛋白

RNA表观遗传学为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以RNAm6A甲基化修饰为代表开辟了RNA表观遗传的研究新方向。首个m6A去甲基化酶FTO的发现证实了m6A修饰的动态可逆性,成为推动m6A领域发展......

“监听”细胞对话新技术能快速微创诊断癌症

美国圣母大学发明的突破性设备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监听”细胞的对话。未来,这项技术将帮助改善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纳米》杂志上。科学家早就知道,RNA在细胞内扮演信使的角色,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