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0 10:26 原文链接: 胰腺癌药物治疗现状

  胰腺癌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癌位置深在,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高度进展性和诊断较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往往丧失了手术机会;即便是能够进行手术切除,术后也极易复发、转移,因此治疗十分棘手,死亡率高,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和严峻挑战。国内、外资料均显示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5~6月,5年生存率小于5%。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医药以及支持对症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是重要的姑息手段。

  由于吉西他滨(GEM)的药理性质独特,毒副反应低,多项基础研究都已证实其具有中度的抗胰腺癌作用,临床试验表明可以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症状,并且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早在199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已批准GEM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药物,取代了之前的5-氟尿嘧啶(5-Fu)成为一线治疗的标准用药。随后,国内、外也陆续报道了针对这些大型研究的多项荟萃分析,评价了GEM单药以及GEM与细胞毒药物联合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有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认为,与GEM单药相比,GEM为主的联合化疗可能轻度地改善生存,但也带来费用增加和毒性提高,提示联合化疗可能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人群。与GEM单药相比,GEM与OXA、PDD或Cap的联合方案具有一定的生存获益改善,对于体能状态评分(PS)较好的患者ECOG0~1分)可以延长生存时间,而PS较差的患者很难从中获益。

  已有研究显示,携带BRCA或PALB2遗传突变类型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会对铂类药物比较敏感。一项来自JohnsHopkins医学院的关于具有乳腺癌、卵巢癌或胰腺癌家族史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提示,甚至对已有一位患病家属的患者而言,GEM联合PDD的敏感性更好,具有胰腺癌家族史患者与没有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相比,接受基于铂类的化疗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生存获益(6.3个月vs22.9个月,HR=0.34,95%CI0.15-0.74,P<0.01);故在2012年版的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CN)胰腺癌治疗指南中,已经推荐GEM联合PDD可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胰腺癌,尤其具有胰腺癌家族史的患者。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业已知道胰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突变及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密切有关,包括:RAS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等通路的异常以及新生血管异常增生,特别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途径等。这些分子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多个潜在的关键靶点。因此,有关分子靶向药物单独或联合化疗药物已是胰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

  EGFR是具有配体依赖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中都存在过表达,而且往往与肿瘤的侵袭性高、进展快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胰腺癌组织中经常可以观察到EGFR与其配体的共表达,形成自分泌环,刺激肿瘤细胞不断增殖。目前,用于EGFR靶向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主要作用在EGFR的胞外区,通过竞争性抑制配体与EGFR的结合,使受体失去活性;另一类则是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能够进入细胞内,直接作用于EGFR的胞内区,进而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目前在国内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胰腺癌大会上由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倪泉兴教授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安卓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Ras突变的进展期胰腺癌的EAP临床研究,让我们眼前一亮。

  有人说:“如果讲肝细胞癌是’癌中之王’,胰腺癌就是’王中之王’”,可见其高度恶性、侵袭性和致死性,晚期患者治疗高为困难棘手,预后非常恶劣。1996年,美国FDA率先批准GEM取代5-Fu,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到如今已经整整17年了。其间,虽然许多学者在实验室和临床上积极探索、试用了多种细胞毒药物,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也方兴未艾,晚期胰腺癌的药物治疗已有所进步,但是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远远不令人满意,主要是生存时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GEM单药一线治疗的“金标准”地位仍难以撼动,实为人类社会和医学界的一大悲哀。

相关文章

延缓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衰竭有“新方”

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细胞攻击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因此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依赖胰岛素,当前急需探索新的能阻止或减缓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治......

比米粒还小科学家用微小的可植入装置来驯服胰腺癌

休斯顿卫理公会的纳米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控制胰腺癌的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高度侵略性和挑战性的疾病,通过使用比米粒还小的设备直接向肿瘤进行免疫治疗。最近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了来自休......

新生物标记可识别胰腺癌早期风险

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可帮助区分胰腺囊肿会恶化成癌症还是保持良性。在此基础上,医生们有望在肿瘤扩散之前将其清除,从而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研究人......

细胞治疗心衰规模最大试验结果公布

美国得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的科学家27日宣布了迄今最大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细胞治疗试验结果。该疗法针对因射血分数低导致的慢性心衰,通过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和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而使患者受益。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

银屑病临床治疗方案升级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介导疾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史玉玲教授8日接受采访时介绍:“多年来,我接触到的患者中,近60%病程超过10年,超过80%的患......

首家生物细胞实验室落成

5月15日,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首个生物细胞实验室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落成。包括“肿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NK细胞保健治疗”两项新技术。实验室的落成,标志着钦州开启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新时代,给癌症患者带......

香港中文大学研新法提升急性白血病存活率

中新网9月27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复发性儿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罕见且极具侵略性的急性血癌,病人若复发,存活率往往不足四成。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结合药物及基因测试,可在三日......

我国科学家提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新方案

当下,胰腺癌二线治疗的选择药物十分有限,记者14日获悉,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有望成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标准治疗方案,为中国胰......

我国专家提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新方案

当下,胰腺癌二线治疗的选择药物十分有限,记者14日获悉,中国自主研发药物——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在胰腺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安全性,有望成为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标准治疗方案,为中国胰......

国家一类新药普拉替尼胶囊泛瘤种疗效明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85.shtm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记者陈静)作为国家一类新药获批上市的普吉华®(普拉替......